學校推行活動教學,於一至六年級均實施小班教學,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教學助理及學科輔導計劃。 不少家長指女兒在聖士堤反的初小階段,甚為輕鬆,至小三課業就會愈趨加重。 位於大坑的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為男女校,出名重視培養學生品德,而且推行「普教中」多年,成效顯著。
不過據知香港華仁書院有意於今年轉為直資,並逐步與華仁小學「脫龍」。 小班教學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多關注,有助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能力和進度,因材施教。 此外小班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有更多相處時間,真正地互相了解,學生可以和同班同學和老師相處得更融洽,更有利於鼓勵學生們合作。 8號颱風訊號將於日間發出,教育局宣佈全港小學停課,請同學留家温習,以策安全。 今天全日不設網課,下午各課後班、學藝班及拔尖班均會改期舉行,日後安排補課。 活動名稱:學藝班面授課 簡 介:為了提供更多學習經驗及發揮潛能的機會給予學生,本校於上學期提供了…
官立小學: 學校設施
與荃灣官立中學、何文田官立中學有聯繫關係的荃灣官立小學位於62校網,校舍規模比同區的海壩街官立小學來得大,收生達150人。 由於學生人數多,為了照顧學生的個別需求,各級各科皆採用協作教學、分層工作紙、功課調適、評估調適、個別學習計劃等學習策略,也設有拔尖班及課後班。 農圃道官立小學位於九龍土瓜灣,因為與伊利沙伯中學有聯繫,加上升中派位成績優異,因此同樣受到家長關注。 農圃道官立小學小一班級共收生100人,但與同屬34校網的馬頭涌官立小學相比,2020學年並無超收情況。 2019/21學年,小六畢業生分別升讀伊利沙伯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協恩中學、喇沙書院、聖士提反書院等名校。
主張「少功課、少考試」的多元教育,平衡學習、心靈、品德三方面發展。 聖雅各既沒直屬也沒聯繫中學,卻依然深受家長歡迎,推行品德教育多年,既教授傳統中國的道德觀念,也堅守基督教信念,學生品德在區內數一數二。 雖然該校為中文小學,但學生的英語水平高,升讀英中的機會同樣高,每年有逾半畢業生獲派英中。 香港嘉諾撒學校積極推行多元教育,是14校網的大熱小學之一,為東區提供最多小一學額,更有聯繫英中女校嘉諾撒書院,中小學校舍就在比鄰,女生升學有優勢。
官立小學: 全港小班教學小學名單(港島)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創校逾80年,向來是家長心儀的名校之一,每年收約3,500份小一申請表,爭奪140個小一學額,相等於25人爭一學額。 能吸引過萬名家長慕名而來,絕非無因:畢業生赫赫有名,如文學家白先勇、教育家劉天賜、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等;學校堅持自信教學,找出孩子的閃光點。 女校嘉諾撒聖瑪利學校有一條龍中學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免卻升中選校之苦,令該校成為31校網的熱門小學。
在工程進行期間,師生需暫遷至柴灣跨區上課,校網則仍保留於灣仔區, 小學學額亦維持不變。 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該校近年學費加幅頗高,2012年度全年學費為$25,000, 至近年增至$55,000,在7年間加幅超過100%。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現任社工註冊部紀律委員會會員,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官立小學: 私立小學
教育局自2009年起,開始在公營小學逐步實施小班教學,希望改善教學質素。 這十多年來,實行小班教學的學校一直所增加,截至2022年,教育局公布全港共有369間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 李陞小學與同校網的般咸道官立小學同屬小型學校,在熱門程度上雖不及後者,不過近年畢業生獲派首二志願學校高達 97.5%,入讀學校包括聖嘉勒女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香港真光中學等,表現出色。 此外,李陞小學與英皇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一等男/女英中都有聯繫關係,同樣提升學校競爭力。 位於西貢的將軍澳官立小學隸屬於95校網,是該區唯一的官立小學,小學共開放126個學額。
而協恩小學每級設三班,每班 30 至 32 人,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 2020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一如既往地激烈,平均 16 人爭一個學位。 馬頭涌官立小學位於九龍城區,成立於1962年,2001年與下午校拆開。
官立小學: 荃灣官立小學
1854年,港英政府决定把由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受资助学塾,全部收归政府办理,称为“国家义学”(Goverment Schools,或稱“皇家馆”、“皇家书馆”)。 1855年,教育委员会管理的国家义学共有10所,学童400人。 国家义学由政府提供教室和師資,無需交學費,不過慣例是每個學生要給銅錢二十五文,稱教師點心費(或稱茶資)。 1847年12月6日,第二任港督德庇時爵士(J. F. Davis)在《轅門報》中發表,给予位于维多利亚城、香港仔和赤柱的三所学塾每月10元的资助。
- 馬鞍山靈糧小學位於馬鞍山公共屋邨利安邨,本是屋邨學校,經過十多年的品格經營,有些家長跨區也來報讀,可見靈糧小學推廣多元教育,品德學習有一定吸引程度。
-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位於黃竹坑,而佢哋嘅學生一直以品學兼優為名,不論喺數學、創新技科比賽中都屢獲殊榮。
- 收生方法﹕學校擁有完全獨立的自主權,包括學生地區,面試日期和形式等,但按教育局的指引,應該不設筆試。
- 千居根據小學在學術 、體育 、音樂、師資、校舍方面的評分,整理全港 Top 100 小學排名,其所屬校網和學費,涵蓋官立、津貼、直資、私立小學,供各位家長作參考之用。
- 今天全日不設網課,下午各課後班、學藝班及拔尖班均會改期舉行,日後安排補課。
外界對培僑的印象,多以為它是一所愛國學校,其實學校不但重視中華文化,同時融合西方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灣仔區12校網有三所資助女校,包括瑪利曼小學,是該區不少女生家長的第一志願。 瑪利曼於1927年創校,是傳統的英文小學, 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學校每年提供約120個小一學額,與瑪利曼中學為直屬關係,有85%畢業生可以升讀中學部,不少城中名媛及名人二代都是該校學生,故在全港小學排名中排名中十分高。 筲箕灣官立小學位於港島東區,是筲箕灣官立中學、筲箕灣東官立中學、金文泰中學的聯繫小學之一,位於16校網。
官立小學: 香港真光中學(小學部)@灣仔區
課程:基本上與官立小學無異,除按教育局指引編排的核心課程,如中、英、數、常識等外,亦可因應個別學校設計特色課程。 小學教育是為小朋友奠定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的學習環境除了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外,亦會影響他們的性格特質,所以家長們需謹慎為小朋友選擇合適的小學入讀。 本校學生於1月13日參加由教育局舉辦的「學生大使計劃」,是次訓練能協助學生大使實踐校本快樂放鬆活動,把正向價值傳遞給其他同學。 學生於不同時段參加各項活動,感受中華文化傳統節日的歡樂氣氛。
協恩設中小幼,幼稚園獲學券資助,小學為資助學校,中學則是直資。 學校小一設三班,提供90個小一學額,雖然並非行小班教學,但校方在主科實行分班政策,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 九龍塘宣道小學是本地著名私立小學,位處九龍塘蘭開夏道,積極發展兩文三語。 宣道每年學費$48,000至$58,000,雖然收費偏高,但學生成績優異,近兩年最多畢業生入讀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英華書院、聖保羅書院等名校,故深受家長歡迎。
官立小學: 沙田區小學校網排名
此外,本校四年級同學亦有學習活力舞,輕快的音樂讓同學更投入學習,其中三位隊員更帶領他們一同表演活力舞,表現出關愛精神。 收生方法﹕學校擁有完全獨立的自主權,包括學生地區,面試日期和形式等,但按教育局的指引,應該不設筆試。 一開始大家可以一覽全港小學排名,了解一下哪間學校較為優勝。
- 2020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一如既往地激烈,平均 32 人爭一個學位。
- 在工程進行期間,師生需暫遷至柴灣跨區上課,校網則仍保留於灣仔區, 小學學額亦維持不變。
- 德望是本地具口碑及名氣的女校之一,亦是少數設有中小幼的女校,小學及幼稚園屬私立學校,中學則為直資。
- 小學教育是為小朋友奠定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的學習環境除了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外,亦會影響他們的性格特質,所以家長們需謹慎為小朋友選擇合適的小學入讀。
-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紮根黃大仙區內49年,深受黃大仙區家長歡迎。
海壩街官立小學位於荃灣區,與荃灣官立中學、何文田官立中學有聯繫關係。 官立小學 荃灣62校網過去超收學額情況嚴重,而海壩街官立小學在2020學年便成為該校網之冠,超收學額達25人。 學校以STREAMING為課程中心點設計教學活動,加上推行多元認知教學策略,設校本思維課,希望培養學生的科創思維及自學精神。 除了課業學習,學校在課外活動方面亦表現出色,尤其是在數學、音樂等校外比賽都取得優異成績,因此在官立小學中名聲非常高。 升中派位方面,全校有77%畢業生獲派首志願學校,13%獲派第二志願學校,入讀喇沙書院、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等名牌英中。
官立小學: 學習平台
在傳統教學法外,學校計劃在課程加入探究式學習、STEM教育,加強學生在數理、科學上的能力。 位於中西區的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創校超過150年,以中文教學,學生升中派位成績優異。 灣仔區12校網與九龍城區41校網同屬全港矚目的校網之一,區內有不少單性別名校,可謂全港小學排名中「粒粒皆星」。 其中男校聖若瑟小學以英語教學,與位於九龍塘的神校喇沙小學及喇沙書院同屬一個辦學團體,也有直屬中學聖若瑟書院,大部分學生可原校升讀,升中前景優越。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位於黃竹坑,而佢哋嘅學生一直以品學兼優為名,不論喺數學、創新技科比賽中都屢獲殊榮。
本校派出兩隊五年級學生參與「雞蛋撞地球2.0」比賽,由學生自行設計雞蛋保護器,並於五樓投擲到地面目標。 另外,兩隊六年級學生參與「Tello 無人機比賽」,由學生遙控無人機穿越障礙關卡,及以編程方法使無人機自主飛行。 透過是次活動,學生能提升學習STEAM課程的興趣,並充分展現學生的解難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 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原是馬頭涌官立下午小學,於2001年遷往紅磡灣,為一所二千年設計小學校舍,佔地超過6千平方米。 為照顧個別學生差異,學校採用異質分組策略,並設計分層課業,亦不按能力分班。 學校推行中英語音樂劇、奧數班、STEM大使、步操管樂等等的多元學藝活動,激發學生才藝潛能。
官立小學: 小學排名2023|60間香港優質熱門小學合集-資助/直資/私立 附各區校網
本地老牌學校培正由1889年於廣州創校,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過往培正幼稚園的學生可一條龍直升培正小學,但早前培正宣布從2017年度起幼稚園部畢業生由100%直升減至85%。 九龍城區學校向來搶手,其中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既是41校網的大熱學校之一,亦是很多女生家長的首志願學校,而且有直屬中學,85%學生可以升讀瑪利諾修院學校 (中學部)。
官立小學: 學校名稱背景及簡介
除了升讀聯繫中學外,畢業生亦入讀區內外著名的中學,升中成績亮麗。 含金量極高的官立小學,與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等Band 1 中學均有聯繫。 小一至小六實施小班教學,推行全校參與新資助模式支援計劃,包括協作教學,課前及課後輔導課、中英及英數課堂抽離模式上課等,另設課前課後拔尖班,維持學生一貫的高學術水平。
官立小學: 灣仔區小學校網排名
曾任教育局家庭與學校事宜委員會副主席,熟識香港教育及香港升學制度,同時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之客席講師,亦為升學指南作家,現有著作多達廿二本。 每年九月是幼稚園升小學選校開學季,事前當然要了解一下香港各區校網最 官立小學 Top 小學排名。 千居根據小學在學術 、體育 、音樂、師資、校舍方面的評分,整理全港 Top 100 小學排名,其所屬校網和學費,涵蓋官立、津貼、直資、私立小學,供各位家長作參考之用。 學校是官立小學,所以要按照政府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布。
觀塘官立小學(秀明道)原是觀塘官立下午小學,在2008年拆校,搬往九龍觀塘秀茂坪秀明道130號,正式成為全日制小學。 秀明道校舍佔地達7千平方米,全年級能夠開辦30班,小一能夠容納126人,過去也曾有超收學額的情況,比起原校來得受歡迎。 升中派位方面,畢業生除了有機會升讀4所聯繫中學,過往獲派學校包括皇仁書院、聖保祿中學、協恩中學、德望中學等著名英中,獲派首志願成功率近80%。 課程:按教育局指引編排的核心課程,如中、英、數、常識等,亦會因應個別學校設計特色課程,例如荃灣海壩街官立小學,便採用活動及小班教學。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位於旺角,除咗喺學業成績優異,音樂體育亦都稱霸學界小學,另外男拔小嘅全部學生都可升讀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
官立小學: 官立小學
2020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一如既往地激烈,平均 27 人爭一個學位。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位於九龍塘,喺另一間上榜嘅資助女校,2020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一如既往地激烈,平均 5.5 人爭一個學位。 官立小學 而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沒有精英班之分,而想一條龍直升其直屬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可為小學部保留最多 85% 的學位。 要升讀一所官立小學,你必須參加政府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除了李鄭屋官立小學外,所有官立小學都有數間聯繫中學;在中學「統一派位」時,聯繫中學可為其聯繫小學保留最多四分之一學位。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位於西貢區,屬於95校網,2021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96%的同學入讀首三志願中學。
小學校舍寬敞,約有5千平方米,擁有創意科技室、中華文化館等設施。 學校在創科教育方面表現優異,學校代表更在2021年的編程大賽取得小組冠軍佳績。 官立小學 而畢業生則有機會升讀將軍澳官立中學、何文田官立中學、賽馬會官立中學、觀塘功樂官立中學。
位於32校網的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簡稱大天海帆)稱得上是油尖旺區的大熱。 除了品德教育做得好,學業成績亦有目共睹,升中派位最多學生獲派聖芳濟書院、真光女書院,也有入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華仁書院(九龍)等名校。 課程照顧學習差異,多元教育兼顧資優訓練,發展戲劇教育加強學習趣味,而且家校合作愉快,有利小朋友全面發展。 官立小學 九龍城傳統名校喇沙小學已有逾60年歷史,該校與直屬中學喇沙書院教學理念一致,雖非一條龍學校,但85%學生升讀喇沙書院,比率依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