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下跌4大先兆10大著數2025!(小編貼心推薦)

目前最新的數據是,美國4月的CPI同比為4.2%,遠超美聯儲預估的2%,增速創2008年9月以來新高;4月核心CPI同比增長3%,創1996年1月以來最大增長。 全國在漲、灣區其他城市都在漲,樓市風向標城市深圳的房貸利率不漲真說不過去。 跟著全國樓市的大基調走是政治站位的體現,路線問題如此,房價問題也是如此,在這些問題上,深圳並沒有自主決定權。 首先是臨深城市陸續開展「去深圳化運動」。

有「星級分析員」之稱的Portwood Capital董事總經理卓百德接受媒體訪問時稱,政府收緊防疫措施限制了經濟活動,而加息對樓市屬利淡因素,影響按揭成本及供樓負擔問題,預期今年樓價難望上升,全年料跌約3至6%。 他認為移民潮會持續,若年底前未能與內地通關,中高價物業表現將跑輸大市。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銀行對住宅物業估價仍然是反覆偏軟,受疫情影響,二手成交量少,業主要大減價先賣到樓,並進一步影響銀行估價。 但他認為,銀行審批物業貸款態度仍然積極,保守的主要是估價行,因為市場上有不少業主都以低於銀行估價出貨,其中成交量愈多的屋苑例如將軍澳區屋苑及太古城,其估價跌幅都會比較大。 由以上的數據反映工商,及零售的環境需要差,而且由於工資或者經濟下跌,令到住宅租金亦下跌。 在此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量寬環境之下,市場會出現背馳?

樓市下跌4大先兆: 香港樓市影響因素3:兩地通關無期

《房地產周期百年史》作者霍伊特,透過研究美國芝加哥從只有幾十間木屋開始之後103年房地產的價格,發現房地產價格大約以18年為一周期。 其次,太古城東山閣一個實用797平方呎單位,原本以1,350萬元獲承接,政府出招後買家撻訂離場,損失約60萬元。 其實撮合相關交易的代理透露,相關買家只是不喜歡單位間隔,撻訂後還在物色其他單位,並不看淡後市。 既然未來有大量居屋供應,人心安定之下,搶購熱情將會平息,這亦可解釋為何少了人申請「居屋2020」。

其實

水藍天岸新近以1,500萬元沽出,成交價較恆生估價2,250萬元,低出750萬元或33%。 澤豐花園叫價550萬元,累減157萬元或約29%,至393萬元售。 中半山花園台,原以1.25億元放售,近日減至約1億元售出,減幅約兩成。 樓市下跌4大先兆 對上一宗成交於去年以9,920萬元沽出,是次成交價重番去年價錢。 最後車位回報1%唔跌就見鬼,人踩人好快出現,跟著到車位人踩人,車位劈價會勁過樓價,因不是必須品,更無所謂假的「剛性需求」。 其實樓市有幾旺,睇代理生意額幾好就知,中原香港住宅部上半年錄27億元營業額,按年大升39%,又創半年計歷史新高。

樓市下跌4大先兆: 文章導覽

部分業主亦選擇止賺離場,美聯周鍵喬表示,長沙灣南昌一號低層B室,實用面積365方呎,一房間隔,減價28萬元或約3.7%,成交價722萬元,減幅約3.7%,呎價約19,781元。 據悉,原業主持貨4年帳面賺約6.2%,扣除使費料僅獲微利。 香港樓價高居不下,每有新樓盤推出,市民反映依然熱烈。 有網民最近就在討論區分享,指其1名80後朋友自從2007年起,便一直苦等樓價大跌才入市,未料一等便等了14年,「由廿幾歲等到而家過40歲仲等緊」,慨嘆朋友餘生只能在絕望和痛苦中度過。 財報指,隨着今年初內地和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後,商務旅客需求和入住率穩步回升,尖沙咀皇家太平洋酒店逐步受惠於休閒遊客增加,尤其是來自內地的遊客。

買樓最大的伏是不能有系統地以理性掌握「資產」與「物業」的創富關係。 (不能怪人)白白從自己手裡溜走真正的財富機會。 新鴻基地產(00016)屯門兆康NOVO LAND第2B期,昨日公布首張價單,涉及146伙,折實平均呎價約13,288元,較對上於去年8月推出的第1B期首批折實呎價低約5%。 阿里巴巴美國預託證券折合93.25港元,較本港收市跌逾2%。

樓市下跌4大先兆: 樓市確認低頭 4年最勁跌幅

就如今年情況一樣,全年樓市都在消化疫情期間抑壓的剛性需求。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8月份租金指數按月升1.56%,已連升6個月,反映香港租務市場強勁。 就算最壞情況樓市成交收縮,但租金不跌、利息未有大升,很難動搖樓價。 筆者所屬的按揭轉介公司,每日按揭查詢量亦下跌約3成——為甚麼情況值得關注? 一般人買樓前,都會先查詢按揭,例如意向單位估價、評估自身入息是否能夠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Servicing Ratio)要求、求教各種奇難雜症等等,才會去揀樓及簽約,對於樓市展望有重大意義。

當時金融風暴在7月開始,1998年12月結束。 王品弟說,近期新一波疫情爆發,影響睇樓意欲,後市要視乎疫情發展而定。 但他預期,疫情持續兩個多月後完結,樓市會在4、5月起步,故估計全年樓價升3%至5%。 踏入2022年1月,二手市場湧現不少減價盤,如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有兩房單位減至低於1000萬元成交,嘉湖山莊亦有單位成交實用呎價低於10,000元。 今天樓市…壓力遠遠不及 97,是技術性調整,多於因為超出社會負擔能力而爆煲,購買力只是被埋藏,而不是被消耗。 講真…若非政府連番出招,恐怕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已突破 120 了,期待樓市大跌五成的朋友,包括我自己,恐怕要失望了。

樓市下跌4大先兆: 經濟不停學

想搵低市值 20%,市值租金回報 4.5% 的單位有何難? Ann姐從事多年驗樓檢測工程,教授專業物業投資、按揭、財富資產等課程。 是暢銷書《買樓財富十級跳》、《8090後買樓上車101》、《贏盡日本樓》及《買樓上車防中伏 – 第六版》作者。 中美鬥爭白熱化令愈來愈多跨國企業感到為難。 樓市下跌4大先兆 日本電子部件巨頭京瓷的社長谷本秀夫表示,隨着美國政府加緊管制尖端技術輸出,中國繼續擔當「世界工廠」的角色岌岌可危。

預期

隨着首相蘇納克上台,市場已趨於平靜,但預計明年利率仍將從目前的3厘升至約4.6厘。 據英國智庫「決心基金會」計算,到明年底,近五分之一家庭的按揭貸款還款每年可能會大增逾5,000英鎊(約4.64萬港元)。 樓市下跌4大先兆 經濟學家預測明年英國樓價可能下跌多達12%。 樓市下跌4大先兆 樓市放緩也會衝擊更廣泛的經濟活動,損害建築行業及其供應商。

樓市下跌4大先兆: 香港樓市影響因素7:供求問題影響不大

影響後市走勢有七個因素,利好利淡因素皆有。 樓市 炒樓 樓 香港在1997年回歸後,經濟大環境出現了4次重大變化,分別是97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疫情,2008年金融海嘯及2020年新冠疫情。 根據政府差估署樓價指數,97年金融風暴發生後,1998年的樓價出現插水式下跌,1998月12月見104.6,按年大跌33%。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頒發了「榮譽大學院士」給湯博士,以彰顯其傑出的企業家精神及領袖才能。
  • 第二個先兆是發展商急於散貨,以及新盤單位愈來愈細,正如經濟學家關焯照所說的,此舉顯示他們希望吸盡市場的剩餘購買力,認為上車一族才會考慮這類「劏房樓」。
  • 多隻內銀股美國預託證券較本港收市都下跌。
  • 潘永祥預期,本港銀根不會有特別大波動,故短期內息口變化不大。
  • 《房地產周期百年史》作者霍伊特,透過研究美國芝加哥從只有幾十間木屋開始之後103年房地產的價格,發現房地產價格大約以18年為一周期。
  • 各類型單位呎價較高位全線下跌,去年升幅達兩成的新界A類細單位(實用面積少於431方呎),10月平均呎價跌至9,470元,返回去年底水平。
  • 美元轉強,債市向下,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上試4厘水平。

而在大灣區內,過去一個月,珠海、廣州、佛山、中山、佛山的房貸利率陸續都在上漲。 當下,大灣區主要城市中,首套利率全在5%以上,而深圳現在除了已經漲了的建行,其他銀行的首套利率平均為4.9%。 前兩天,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上調了房貸利率,首套利率上調至5.1%,二套5.6%。 關鍵是這只是針對深圳的,建行在其他城市沒有這樣操作。

樓市下跌4大先兆: ▼訂閱我們 樓市YouTube台,很多買樓料▼

他現手持的物業以商舖為主,1991年買鄰近佐敦德興街第一層樓,6萬元首期,半年後賣出,現無持細價樓,他透露早前有代理向他問價,開價五萬一呎,但最終不了了之,他坦言物業並非最好的投資工具,放租回報較定期更差。 早年密密掃下街鋪,主要分佈於中環及尖沙咀利時商場,鋪租成為他主要被動收入來源,據他所講已經足夠生活費及每年約10次旅行的支出,達到財務自由,現時一週工作數天,一日只睇三個客,每個一小時,他條度日。 (五)如果息口上升,拉低樓價,租金回報會高一點。 如要入市,可考慮藍籌屋苑單位,預先計一計租金回率,淨回報率兩厘半以上會較佳。 (二)如果看中合適單位,單單向業主還價是不夠,業主會覺得不實在,未必肯再談,故最好㩦同支票在身,證明想買單位,業主才肯繼續談。 今天,大陸同胞都喜歡到香港買房,近年的新盤,約有 30% 以上買家是大陸人,如果計及以公司名義買樓的大陸人,相信遠不止此數。

差估署助理署長(差餉及物業估價事務)鄧燕霞指,受疫情影響差餉應課租值下跌,下年度私人住宅及非住宅物業單位的跌幅,分別為過去4年及11年來最大。 她續指,暫未能估算有關影響是否已「見底」,而十大屋苑中黃埔花園及沙田第一城的差餉跌幅最多,估計因為鄰近大學校園,疫情下留學生減少,令租值受影響。 至於非住宅單位,她稱受疫情影響下不少店舖關閉,遊客區舖位如銅鑼灣及旺角租金跌幅較大。 目前香港在疫情打擊各行各業之下,經濟不無隱憂。

樓市下跌4大先兆: 市場最熱點

他續稱,豪宅樓價走勢要視乎通關與否,因這類單位買家主要來自內地,一日未通關,升幅不會很大,故預計豪宅樓價平穩。 據統計處資料,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分別上升8%和7.6%,相反去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下跌9.1%和9%。 最新失業情況亦改善,在2021年6月至2021年8月,失業率跌至4.7%。 外流人士數目增加,會否出現大量劈價賣樓個案?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移民人數佔本港一小部分,不排除不少移民本身沒有擁有物業。 他說,目前未見有大量劈價賣樓個案出現,不少人趁市道好賣樓,無需減價。

而就在前些天,深圳就有某公寓項目進行了搖號選房,成為深圳首個搖號的公寓項目。 公寓都要搖號了,這剩下的備胎有多火已經不需要過多描述。 但是,和小產權一樣,如果延續當下的火熱,公寓完全有可能成為調控的下一個目標。 樓市下跌4大先兆 第一套組合拳,就是全面圍堵深圳的購買力。

樓市下跌4大先兆: 通脹升,樓價就會下跌

香港樓市無疑是2003年開始見底上升,那2021年很可能是這樓市18年的週期完成。 如果再向前計算,而2003年同時利用前文提及的6年週期,即是1985年剛簽署中英聯合聲名後樓市上升。 屯門市廣場1座一個實用335平方呎的單位,業主原本叫價489萬,近日減至398萬易手,比銀行估價低10%,市場認為二手樓價開始回調。 再者,香港人口減少,早前專欄已有詳談,在此就不贅述了,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疫情加劇必定令人口減速更快,試問誰人願意在如此動盪的時局生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