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為家庭及社會節省了大量資源,儘管無字無碑,依然可以寄託綿綿思念。 而在仍保留土葬習俗的農村地區,提倡的生態葬形式是遺體不置入棺材直接下葬,或者是使用秸稈壓製的棺木;落葬以後不用修墳立碑,只在上面栽種樹木、花坛或草坪。 這種方式打破中國傳統隆喪厚葬的觀念,強調人死後回歸自然,奉獻自己的身體來滋養大地。 每逢清明、重陽拜祭先人和上山掃墓可謂中國人數千年來的傳統。
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內新近落成的紀念花園,是食環署轄下面積最大的紀念花園。 該紀念花園已於2021年啟用,佔地共4 綠色殯葬好處 800平方米。 「簡簡單單,回歸大自然,心情舒服啲,其實有時去殯儀館已經令人好不安」,剛剛替爸爸撒完灰的陳小姐跟丈夫、兩個孩子站著休息,一邊跟記者這樣說。 陳小姐的爸爸4年前因為癌症蔓延死亡,由胃、肝一直蔓延到不同的器官,光是治療已花上5年。 「爸爸唔想我地啲後生咁辛苦,身後事簡單啲」,自願成為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無言老師」,死後捐贈遺體供醫學生解剖學習。 完成「教學」後,再火化撒灰到華永會將軍澳紀念花園,立碑紀念。
綠色殯葬好處: 【綠色殯儀】死後撒灰歸塵土 家屬:去殯儀館反教人不安
綠色殯葬撒灰土中,被認為是「死無全屍」,古人是難以接受。 只有將先人入土為安,既是子孫盡孝的表現,亦能令先人的靈魂得以安息,才可保佑後代子孫繁榮昌盛。 灑葬:直接將骨灰灑在公墓內的泥土或植物上,不過為了避免風吹導致塵土飛揚,現在灑葬多以將骨灰直接埋進土內的方式進行。 香港土地珍貴,能找到一處安身之所,並不容易。
莊豐銘補充,殯葬分成「殯」跟「葬」,「殯」就是以各種殯儀替往生者辦理奠禮、追思儀式,「葬」是為往生者舉行土葬、火葬、樹葬、花葬、海葬等等。 像金寶山集團創辦人曹日章就曾刊登廣告批評環保葬,認為環保葬讓亡者「灰飛煙滅」,更質疑會汙染水源跟破壞自然生態,呼籲政府應制止推廣環保葬。 王文秀解釋,以樹葬為例,會一圈一圈有方向性的依序使用,不會做疊葬,若土地用完後會休息半年,讓土壤變化,才繼續進行環保葬。 有殯葬業者質疑,環保葬的骨灰即使經研磨後埋入土中,也無法真的分解,而政府為了解決此問題,會重新整土、挖土,並把挖起來的土壤直接丟棄,民眾到環保葬區恐無法追思先人。 樹葬和花葬,是指在公墓內將骨灰埋入土中,並在上方種植花樹,讓骨灰歸為土地;灑葬是在公墓內進行骨灰拋撒。
綠色殯葬好處: 香港守夜/出殯名單
40註釋符號代表台北殯管處每年為殯儀業界提供訓練,課程涵蓋殯葬習俗及文化的發展、殯葬政策、消費者保護及爭議處理等。 綠色殯葬好處 請參閱台北市殯葬管理處(2014,2017c)。 但市民並非對綠色殯葬這麼反感,政府曾在2010年委託中文大學進行《骨灰龕政策檢討民意調查》,1020個受訪者當中近六成都認為面對本港的骨灰龕位供不應求,應推廣海上或紀念花園撒灰。
如申請在離島的紀念花園撒放骨灰,須同時提供由當地鄉事委員會發出的證明信及先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最近親作出的法定聲明文件正本及副本一份,以證明先人合乎資格。 綠色殯葬好處 申請人如以電子表格、郵寄或傳真方式遞交申請 ,本署職員在約見申請人時,申請人須提供有關文件正本以供核實。 越來越多人重視環保,願意人生謝幕後,讓生命回歸大自然。
綠色殯葬好處: 環保葬有什麼好處?
既避免大量占用土地,又可以促進綠化,美化環境。 隨著環保觀念的提升,綠色殯葬已經得到了社會的關注,“魂系生態、葉落歸根、回歸自然、綠蔭後人”的環保理念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認可,目前中國實行綠色生態安葬的人數正在逐年上升。 綠色殯葬摒棄了傳統公墓那種陰森恐怖的感覺,賦予陵園一種祥和、安逸、寧靜的氛圍,通過園區綠化、碑石藝術、園林小品、古典建築和運用大量的景觀元素,實現陵園公園化。 在尊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樹立文明喪葬、文明祭祀新風,用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人性化的管理,禮待每一位故人, 讓逝者安心,生者放心。 中華民國內政部於2002年公布的《殯葬管理條例》,對環保多元葬法予以倡導規範,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公墓外實施骨灰拋灑或植存之相關規定」,提倡「節葬」和「潔葬」的殯葬文化。
社會的環保意識與日俱增,加上知名人士(例如宗教及演藝界人士)以身作則對綠色殯葬加以肯定,或令更多人考慮簡化葬禮,並選擇綠色殯葬。 41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台灣殯葬資訊入口網及自由時報。 在2010年至2020年間,台北的綠色殯葬宗數由622宗銳增至5 317宗,同期市內的綠色殯葬使用率亦由4.0%躍升至30.9%。
綠色殯葬好處: 香港製造環保棺木 解燃眉之急
有別於一般殯葬設施,葬區內不立墓碑,亦不設紀念牌匾,台北有關當局甚至將之變成更像擁有優美環境的公園。 例如,葬區內會劃為不同區域,每區以特定品種的樹木或花卉為特色,四季輪流盛開。 每逢聖誕節等重大節日,葬區內更會特別粉飾一番,以營造舒適氣氛。 31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及台灣殯葬資訊入口網。 葬區公園化的設計有助創造綠色殯葬的正面形象,據報樹/花葬區已成為民眾的休閒好去處;32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中央通訊社。 公眾人士向食環署申請並獲批後,可使用署方每周提供的免費渡輪服務或自行安排船隻,到其中一個指定地點撒放先人骨灰。
- 對此,鄭英弘澄清,台灣土地有限、葬區不大,它的規劃會較密集,骨灰屬於鈣,骨灰埋入土中,一段時間沒有去翻動,它跟水結合可能會鈣化,這個問題能透過翻土或其他技術來避免結塊,我們會定時攪動土壤,但不會挖土丟棄。
- 使用者可透過電腦或”無盡思念”網站流動應用程式,登入免費紀念網站,為已離世的摯愛開設紀念網頁,供親友上載留言和相片,以及送上如鮮花等”網上祭品”表達心意。
- 而在仍保留土葬習俗的農村地區,提倡的生態葬形式是遺體不置入棺材直接下葬,或者是使用秸稈壓製的棺木;落葬以後不用修墳立碑,只在上面栽種樹木、花坛或草坪。
在全球化和現代化下之今日社會,部份核心儀式雖有保留,但更多的儀式已被簡化,甚至淡忘。 使用者可在網頁()為離世者撰寫生平及個人資料,並上載相關相片及影片。 截至2021年8月,”無盡思念”網站已累計有約20 200個紀念網頁,點擊率逾594萬。 該兩個紀念花園分別位於華永會管理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以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管理的薄扶林道華人基督教墳場。 根據食環署的資料,在2019年至2024年間,新公眾骨灰龕位的供應量每年平均為45 800多個。
綠色殯葬好處: 綠色殯葬中央登記名冊
所謂環保自然葬,指的是當人死亡後,以火化的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亦不立碑、不造墳。 也可說是:「讓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避免環境的破壞,節省土地的資源,提升殯葬文化及人的精神內涵」。 花園撒灰 市民除可利用海上撒灰渡輪服務外,亦可選擇撒放在食物環境衛生署的紀念花園內。 辦妥手續後,申請人可安排將有關的先人骨灰撒放在紀念花園內,費用全免。 此外,申請人亦可繳付訂明費用,在紀念花園的牆壁上裝置牌匾以紀念先人。 殯儀服務後及撒灰前,可預先安排將部分骨灰轉化成仁智永恆晶石,既環保亦可方便保存紀念。
17註釋符號代表該等講座除了在長者中心/安老院、中學及大專院校舉辦,亦涵蓋為長者提供身後事諮詢服務的非政府組織。 當局更舉辦專為青少年而設的徵文及短片創作比賽,得獎作品會上載至綠色殯葬專題網站。 為使公眾知道更多關於綠色殯葬的實際安排,食環署特別安排市民參觀其海上撒灰渡輪服務,18註釋符號代表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當局已暫停公眾人士參觀海上撒灰渡輪服務的活動,直至另行通知。
綠色殯葬好處: 香港土葬要幾錢?
王文秀談到,選擇環保葬的人,通常都了解會用另一種方式來緬懷祖先,雖然沒有碑,但後人誠心誠意跟祖先說話,祖先一定會聽到。 此外,他補充,喪葬並非個人行為,通常是家族成員的決定,而決定過程中,還受孝道觀念跟長輩影響,除非當事人想進行環保葬,實行的可能性才高。 是的,放下萬緣之後,回歸自然化作春泥滋養花樹,或者與眷養水族的汪洋融為一體,正是我們能回饋給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也是遺贈給後代子孫最好的祝福。 多元自然葬追求天人合一,不設墓塚,不立墓碑,捨離一切外在形式,讓人學會歡喜自在看生死,也使「慎終追遠」得以回歸一心——這是「心靈環保」。 綠色殯葬好處 ▲斗六市公所的樹葬宣導影片,質樸地訴說回歸大地生生不息的自然哲理,並特別引用饒富深意的吳晟詩句為短片作結,在在觸動人心。
此外,當局提供財政誘因,以鼓勵民眾採用綠色殯葬。 除了一般公眾宣傳活動外,當局亦針對性地為目標群組舉辦推廣活動,以獲取相關持分者的支持。 雖然改變傳統殯葬觀念的過程往往緩慢並需要循序漸進,但台北的相關經驗或可資香港借鑒,從而加強綠色殯葬設施及推廣工作。 越來越多人重視環保,願意人生謝幕後,讓身體擁抱自然,減少殯殮過程中耗費資源。 政府也致力推廣綠色殯葬,鼓勵市民在紀念花園或海上撒放先人骨灰。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去年處理逾4 綠色殯葬好處 000宗綠色殯葬,佔全港死亡總人數約8.7%,相對二○一○年約佔4.6%,升幅明顯。
綠色殯葬好處: 綠色殯葬 – 一種更環保及可持續 處理先人骨灰的方式
綠色殯葬漸被香港人接受,反映部分人願意接受新式喪葬觀念,對傳統的喪葬觀念帶來挑戰。 傳統中國人崇尚儒家思想,提倡厚葬,反對薄葬。 先人過世後,定要入土為安,才可以令先人靈魂得以安息,否則會影響後人運程。 撒灰於海上或土中,對古人而言是「死無全屍」,難以接受。
最豪華的私營骨灰堂提供24小時的安保服務,可以眺望海景,還會有和尚定期來念經。 由60家殯葬店組成的香港殯儀業商會也這麼認為,並且已經就政府的這一政策舉行了抗議活動。 「單單推廣綠色殯葬,並不能解決空間稀缺的問題,」商會會長吳耀棠(Ng Yiu-tong)說。 政府計劃在接下來幾年建設一些設施,用以存放幾十萬人的骨灰,但計劃建設地點附近的居民對此表示抗議,有時還會進行街頭抗議活動。 他們中有很多人擔心此舉會引起自身區域的房價下跌,比較迷信一點的人則害怕被鬼魂侵擾,或破壞這裡的風水。 兩年前,公墓內的紀念花園作為供人們撒放摯愛親友骨灰的地方對外開放,大多數時間裡,這裡都空無一人。
綠色殯葬好處: 土葬
俗語有云:「一代親,二代疏,三代四代如路人」。 家族難以拜祭先人,將減少家庭團聚的次數,削弱了凝聚家庭的力量,可能使關係變得疏離。 根據食環署的數字,採用綠色殯葬的個案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綠色殯葬好處: 綠色殯葬 經濟環保
綠色殯葬在外國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在香港則主要是指在紀念花園撒灰和海上撒灰兩種形式。 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的數字,2012至2017年間,綠色殯葬的個案總數由2,852宗升至5,932,升幅超過一倍。 由此可見,港人對綠色殯葬的接受程度日漸提高。 韓國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推行綠色殯葬比較成功的國家之一,在韓國,樹葬、草坪葬相當受歡迎。 韓國民眾選擇各種葬式所占比例分別為:自然葬為52.4%,散骨葬24.6%,奉安葬(室內壁式葬)22.7%,韓國民眾選擇的安葬方式主要是由國有公益性公墓提供的環保、不保留骨灰的形式。 其中較有特色的自然葬是指將骨灰直接撒在草坪或採用可降解材料安置骨灰的方式,可刻小型銘牌,收取少量管理費用,保留30年,30年後家屬可以取走銘牌作為紀念,不保留骨灰的則不可以續期,土地循環使用。
綠色殯葬好處: 環保葬/「殯」「葬」不同 恐沖擊靈骨塔業者生意
較流行的折衷方法是火化死者遺體,再把骨灰放進體積細小的容器,但骨灰龕仍需要空間安置。 綠色殯葬中的海葬、樹葬等,就可以做到「不佔地」效果。 根據現行的做法,龕位甚少循環再用,長久而言對我們有限的土地資源所帶來的累積壓力比陽宅更甚,因為陽宅始終會由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循環使用。 因此,依靠新骨灰龕位的供應來處理骨灰,長遠而言並非可持續的方法。 我們必需推廣綠色殯葬,即在紀念花園及海上撒放先人骨灰。 若選擇土葬方式,一般公墓約8千元、造墓至少6萬元、出殯相關費用約10萬元,還有骨灰塔位等花費。
綠色殯葬好處: 服務套餐
將生命回歸到深藍壯闊的海洋或綠草如茵的懷抱之內,讓資源得以延續,讓生命得以流轉。 因應市民採用海上撒灰的比率有所提升,我們特意為晶石添上代表「海洋之心」的藍色元素,令摯親的骨灰轉化為藍色的晶石。 既合乎綠色殯葬的環保理念,亦能將對摯親如海洋般深的愛。 食環署現時每周六亦提供免費渡輪服務,接載市民到指定海域撒放先人骨灰;而自二○一四年清明節,該署每年春秋二祭前後亦安排免費紀念航程,邀請及接載曾使用免費海上撒灰服務的人士,前往指定海域悼念先人。
若是環保葬,各縣市推廣下有一定補助,其中更有不少完全免費的園區,台北市殯葬管理處還推出了「多元環保葬鼓勵金」,金額1萬元到2萬元不等。 無論是當下的金融危機,還是中國早已確定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都要求經濟、社會、文化的綠色轉向。 中國傳統的安葬觀念同樣需要綠色轉向,但利用法律行政手段改變社會傳統的安葬觀念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觀念的轉變不能依靠強制手段。 中國的綠色殯葬改革是否能夠成功,不在於有過少相關的法律和制度,它仰賴的是中國公眾環境意識的進一步提高,從而自願採取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