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立2025必看攻略!(小編推薦)

葉韻怡(Vivian)是香港電台DJ,2000年開始主持點唱節目《萬千寵愛》,去年新加入殯葬禮儀師行列,料想不到,竟遇上最嚴峻一波的新冠疫情,每天死亡人數屢創新高。 這段日子以來,她和同事從早做到晚,只希望盡力為先人圓滿後事,令家屬得到最大的安慰。 羅偉立 「仵工即係咩?好簡單,幾樣嘢,總之所有接觸遺體嘅工作。」說得輕鬆,但工作十分繁複,極需體力勞動,包括替遺體清潔、穿衣、化妝、「入殮」(即將遺體由屍床移動至棺木)、替棺木裝料、抬棺木、駕駛靈車,甚至有需要時兼任「院出」的司儀,主持喪禮儀式。 遺體不像活人般懂得發力,因此仵工為他們淨身和換衣服時,要很大氣力才做到。 「若客人要求女仵工去做,也可以的,但我們要增派一倍人手,價錢也較貴。」原來仵工只會用手部及肘部接觸遺體,換衣服時他們會執起死者的雙手,把他半個身提起,女人力氣不足。

羅偉立

年的行業經驗,亦秉承為大眾服務的熱誠,讓每一個亡者有尊嚴的走上最後一程,同時亦陪伴著喪家度過失落時期,為他們排解疑難,安心服喪。 停屍間之外,他看過像師奶劇經常出現的情節如「二奶現身靈堂」,「有一次,有個二奶送花牌過來,而且還不請自來,單身一人來。但大婆也沒有阻止,只是全程黑臉。其實這名二奶只是想來鞠躬,我個人就覺得冇乜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些身故的男士,大概都是成功人物吧? 「本來沒想過這份工作有什麼意義,而我又不用見工,日薪有1000至2000元——但我們好似地盤工,唔係日日有工開。」跟老師傅學習,他這名新丁雖然是太子爺仍然常常捱罵,「有次,我在開車時檢查文件,但師傅說我應該早就要檢查。」羅偉立回家向母親投訴,母親叫他反省。 以上為中國傳統葬禮上的基本流程,但羅偉立亦曾遇過一些特別情況,例如因墮樓身亡,屍首分成兩節。 遇上遺體不完整時,羅偉立指,會以搬動次數最少為原則,將遺體移放棺木內;如遺體分成太多節,甚至可能需要連同屍袋放入棺木。 古時的做法是由死者的長子嫡孫手執靈旛,走到河邊撒錢,以示向河神買水,再沿路回家,用買回來的水為先人潔淨身體。

羅偉立: 健康快車

除了大家都認知的畫眉、上粉、塗口紅(男性通常只上粉,口紅比較淺色),他們還會應客人要求包括染髮、塗指甲油、戴假髮等。 他有一個哥哥及姊姊,哥哥夾band,姊姊從事物業管理,倒是他這個孻仔繼承祖業,連父親也皺眉——嫌這行辛苦。 羅偉立指,如客人要求,亦可改由女化妝師處理潔身、更衣等一切事宜;但如由男仵工負責,他們亦會抱著尊敬的心去處理。

醫院

自己的經歷讓他相信︰「只有經得起磨練,才有資格講接手公司。」當年羅母對他用的一套,今日他用在兒子身上。 老師傅這一罵倒激起羅偉立「唔衰得」的性格大反彈,他發誓不讓老師傅再有機可乘教訓他,「我開始冷靜,每做一件事都想清楚才做,還觀察各老師傅的脾性。」不想再被罵的他變得「醒定」,從那一天起開始放下身段,返工的再不是太子爺,只是一個普通仵工。 「見過一個十幾歲後生仔,外形好反叛,佢來喪禮遲到!死老豆喎!我嗰時都幾睇唔過眼。」儀式接近完成,遺體準備送入火葬爐,就在按鍵那一刻,叛逆少年終於打開心窗,當場痛哭。 「掂咗(遺體)之後就會覺得 『都係咁啫』,就係一個雪凍咗嘅人。」回望五年前的經歷,他輕輕擱下這句。 接著為「掟口」,由家屬將一個一毫子放進先人口內,寓意是寄望對方來世金錢富足,可享榮華富貴。 準備妥當後就會讓家屬瞻仰遺容,讓家屬與亡者見最後一面,其後便會蓋棺,鞠躬行「辭生禮」,並正式出殯,步向下葬或火化的地點,讓往生者或入土為安、或化作青煙。

羅偉立: 健康醫思一點通

在葉韻怡的生命中,遇上不少偶然的機會,她總能把握到,成就了今天的她。 回想工作的最初,只是在香港電台為某早晨節目作幕後準備,後來管理層認為她的聲綫不俗,便安排她試做外勤記者,負責採訪娛樂新聞,到後來就當了唱片騎師,主持點唱節目《黃昏點唱樂園》。 他有一個哥哥及姊姊,哥哥夾band,姊姊從事物業管理,倒是他這個孻仔繼承祖業,連父親也皺眉 — — 羅偉立 嫌這行辛苦。 但羅偉立不怕捱苦,由最前線的仵作做起,為屍體淨身、換衣服、化妝、抬棺材、駕駛靈車……他都通曉。 在火葬場完成最後儀式後,由孝子按掣把父親送入火爐,卻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MK仔」的手停在半空,久久沒有按掣,默默在流淚。 過去銀行開設家族辦公室,處理不少家族企業財富傳承,近兩、三年衍生精品店式家族辦公室,提供專門且高級精緻的貼身服務,羅孟君打開家族辦公室的大門,讓大家了解這個正冒起的行業。

胡偉立,1937年出生在香港,兩年後輾轉至桂林、重慶,抗戰勝利後居住在上海。 感謝同事Vicky Ho(何怡霖)在這段期間網路上的協助。 感謝每一位朋友在實際部署測試上所有寶貴的建議,才能順利完成環境建置。 最後要感謝購買本書的讀者們,肯定筆者,大家一起共同來推廣開源技術,讓世界更美好。

羅偉立: 健康大晒

Vivian 感性,情緒難免受影響,可幸她學會轉化。 第一次替先人化妝,Vivian 戰戰兢兢,但並非恐懼,而是害怕處理得不好,遺體化妝必須要細心及要有技巧。 「師傅在第一堂就教我,要記住自己所做的不是給別人看,必須對得住先人、對得住天地良心,不要以為別人看不到就馬虎少做。」關鍵是一定要全心全意,心存尊重,讓先人以最完美一面告別親友。 「每當家屬捉着我的手道謝,跟我說妝化得很好,我就會有股暖意,心想:葉韻怡你做到嘢!」說罷,是一陣大笑。 羅偉立 Vivian入行日子尚淺,就遇上這樣嚴峻的挑戰,若非有巨大的愛心,可能難以繼續。

近日有傳媒報導指,香港殯儀業商會向各殯儀公司發出特別通告。 羅偉立 紅磡永福殯儀負責人、殯儀策劃師羅偉立指,業界的確曾接到該特別通告。 接著,要為遺體進行基本清潔:「同時會向家人要求一件亡者平日適合的衣服,預備一架輪椅讓亡者安坐其中,之後便會安排靈車接送其遺體到冷藏櫃,整個過程都是盡量低調和安寧為主,這是對亡者和家屬私隱尊重之餘,亦是避免會影響到左鄰右里的情緒。」她一口氣地解釋。 香港電台DJ葉韻怡亦有感於此,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有關於生死命題的配音工作,從而引發了對自我生命的反思,半年前入職為禮儀師,學習如何為「去者善終,留者善別,能者善生」。

羅偉立: (主持:葉韻怡、虞逸峯) 疫情下在家離世 / 新常態下學童健康飲食之「蔬菜與水果」 / 疫情下居家個人健康管理

想不到事隔多年,葉韻怡更成為殯儀業新力軍,肩負更大的使命。 羅偉立 羅偉立指,公司已作兩手準備,尋找海外貨源供應,例如東南亞國家的棺木供應。 不過,他坦言成本必然上漲,「屆時就有機會導致價格上調」,但升幅仍屬未知之數。

現時,她忙碌於當禮儀師和電台DJ之間的工作,每天面對這麼多的生榮死哀的場面,並直言每次都有感動時刻。 「殯儀業所要顧及的細節事項的確多,還有要因應不同的宗教禮儀、陰陽宜忌等,也可以從中慢慢汲取經驗。」葉韻怡解釋稱。 於是,她便找監製商量開創一個新節目,專為在囚人士點唱。 自 2000年10月開始,葉韻怡便在香港電台第一台主持節目《萬千寵愛》,節目主要讀出在囚人士的來信,並接聽囚犯家人的電話。 有一天,她的辦公桌上有幾封不明來歷的信,信封沒有郵票只有郵戳,信封內的信紙薄如蟬翼,像用作紙巾的紙,她好奇怎麼還有人用這樣的紙寫信點唱,一讀之下才發現信件是來自監獄的,有在囚人士希望點唱。

羅偉立: 九十後殯儀業第三代 羅偉立由仵作做起

韻怡除了是一名遺體化妝師,更是遺體護理師,她會親手為「在家離世」的遺體做護理,好讓逝者以最安詳舒服的狀態,準備迎接自己的人生畢業禮。 究竟是機件故障還是其他原因,大家都無從稽考,但他說這是他唯一一次遇到的「靈異事件」。 他和父親都是天主教徒,而父母向來抱「敬鬼神而遠之」的觀念,從沒遇過什麼怪事之餘,更說「怪事」只是自己嚇自己。 私密部位如肛門、下體等部位,亦要妥善清理,確保不留血跡。 羅偉立指,曾處理過一些因腸道炎而逝世的遺體,其肛門較大機會留有血跡,亦要為其止血,如遺體持續有血液滲出,則需用棉花塞住傷口。

  • 「這行現有156間店,這是我最近統計的數據。」1992年出生的羅偉立有與年齡不太相符的沉着。
  • 目的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虛擬化, 虛擬化為現代人帶來什麼樣的便利性, 以往只能在機房操作實體主機那種令人受凍的痛苦,或是半夜跑機房的這些體驗,都應該讓他變成過去。
  • 羅偉立指出,要令遺體表面乾燥,才可開始進行殮葬儀式。
  • 傳承學問造就新行業家族傳承規劃師,專門為家族企業做「驗身」報告,協助企業家順利傳承。
  • 有人則以新角度演繹傳承,大家樂(00341)前主席陳裕光用上4年時間示範交棒四部曲,他更把傳承變得有章法,不是純粹財產和權力交接,還要做好三項「墊底」。
  • 起初只為收入,但儀式中的見聞令他漸漸領悟到這份工作的意義。
  • Vivian 感性,情緒難免受影響,可幸她學會轉化。
  • 羅偉立指,接收遺體後隨即就會將其送到殯儀館,然後放在化粧間內,幫遺體清潔、穿衣、化粧。

2014年剛開始接觸使用openstack時, 說真的當時完全對它不熟,架構複雜入門有難度,對新手來說,門檻很高不容易入手,要逐一使用指令來安裝各個元件模組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事情。 如果使用者又完全對Linux系統指令不熟,就更加困難了,往往讓一開始想接觸openstack新手們開始慢慢退怯。 入行未夠一年,Vivian 已完成了幾十個喪禮,自問眼淺,流淚的個案不少,至今最深刻的個案,是一位年輕過身的媽媽。 他在長生店打雜兩年,跪地斟茶跟師傅,出去工作常被師傅當眾罵得狗血淋頭。 後來長生店生變,欠債惹官司,有人借機要買下羅母的股份獨佔公司,好勝的他決定接手,25歲獨力扛起30萬元債項,「當時我每日上車開工,都會聽一遍《永不放棄》這首歌。」咬緊牙根4年還清欠債,重整公司。

羅偉立: 企業數碼轉型5階段!善用AI、大數據、元宇宙拓展業務!首要任務是讓客戶由線上賺到線下?

「我知道這行是世襲制,外人很難加入,所以就把念頭擱下。」那時緣分未到,直至去年,她有機會認識了永福殯儀的負責人羅偉立,他是一位年輕九十後,兩人談得投契,再次燃起 Vivian 加入的念頭。 這份對行業熱忱與認真,一度令人誤以為他自小對家族生意上心。 「其實初初入行,好老實都係以錢為主。」永福殯儀館由羅偉立的嫲嫲創立,至今四十年。 羅偉立在內地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後,因為懶於搵工,又想有一份穩定工作,決定回家中幫手。 步入紅磡華豐街,已感到陰風陣陣,主要原因當然是現正值冬季,第二個原因是這兒布滿長生店和殯儀館,人跡罕至。

想改變「做殯儀,就是棺材佬」的印象,他引入西式靈車、VR預覽靈堂,未來冀將下單流程電腦化,坦言不易,惟正一步步實踐。

羅偉立: 電影配樂

由一群參與家族企業嘅年輕人所成立嘅創二會尋日舉行分享會,邀請唔同人士分享對企業傳承嘅睇法同心得,講者有荔園主席邱達根、大家樂集團前主席陳裕光、註冊中醫師兼德善醫療集團創辦人張琛等,Zack都係其中一位講者。 對於有意入行的朋友,Zack就建議大家不妨從一些基層點的工作入手,真正的感受工作的實質內容及意義,從而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合適於殯儀業發展。 我們從來沒有忘記初心,但可惜,過去兩年社會的遽變,傳媒生存環境惡化,令我們無法再毫無擔憂地,達成我們的理念。 引入的日本製西式靈車價值一百多萬元,僅貴本地常見的「火柴盒」靈車幾十萬,羅偉立認為是時候思考是否需要淘汰本地靈車。 後得機會入行學習正一道擔當喃嘸師父之職數年,再轉任堂倌先生一職,研習不同宗教的禮儀及鄉例,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日蓮正宗、創價學會等。

  • 葉韻怡笑言入行前最難的一關都通得過,往後的訓練都可以坦然面對。
  • 永福殯儀館雖沒有打開大門,如常營業,員工忙碌地準備喪禮用品,羅偉立則在辦公室處理業務。
  • 遺體不像活人般懂得發力,因此仵工為他們淨身和換衣服時,要很大氣力才做到。
  • 他有一個哥哥及姊姊,哥哥夾band,姊姊從事物業管理,倒是他這個孻仔繼承祖業,連父親也皺眉 — — 嫌這行辛苦。
  • 基層工作需要接觸不同的人,如客人、同工、外聘的喃嘸師傅、喪禮場地公司等,一年半內,羅偉立見盡人情冷暖。
  • 仵工在殯儀行中是最前線,也是職階最低的一群,由抬送遺體到替遺體更衣「一腳踢」,還要跟著師傅出入火葬場和「大酒店」做「阿四」,但恃著太子爺身份,讀書多點的羅偉立心高氣傲,不斷出錯被師傅罵。

方健儀、程潔明、江卓儀、林詠雯、虞逸峯、嚴崇天、劉焯文、葉韻怡、鄭萃雯、周佩婷與全港愛心醫護,健康專業人士攜手,組織最強的醫學網絡,提供實用醫療健康資訊。 Vivian的兒子已經二十一歲,正修讀高級文憑課程,偶爾也會跟媽媽到靈堂學習,囝囝表示對遺體化妝也有興趣。 「幸好,我丈夫是做髮型師,和他多次在家研究,嘗試用不同的染髮劑作試驗,連自己的頭髮也成為實驗品。結果給我們試到用了些較天然的染料,再混合一些潤滑霜,得出來的染髮效果不錯,可以成全了其家屬的小小願望。」她笑道。 及後又有機會結識了永福殯儀的負責人羅偉立,身為90後的他,是此行少數會推動殯葬業自身的革新,積極地讓大眾對此行不要再忌莫如深。 二人話甚投契,令葉韻怡萌生起入行意念,經過和家人商量後,便決定跟羅偉立學師。

羅偉立: 香港將禁用部分氫化油?4步辨識反式脂肪,這5類含量較高的食品要留意!

「在外國,殯儀是很現代化行業,葬禮甚至生前規劃好,但我們的仍然很守舊,一直沒變,所以我想做點事。」而在過去一年,羅偉立為行業帶來新風,他先後引入全港首部西式靈車和首創用VR讓客人參觀靈堂。 仵工崗位做了一年半,之後他慢慢接手行政及財政管理,推出不少革新措施,又不時出席講座及接受傳媒訪問,全年無休。 上月初,在一個殯儀業的醫學研討會上,27歲的羅偉立一身官仔骨骨打扮,向外界詳細解釋行業運作。 台下年長觀眾問起各式各樣問題:「喪禮係唔係一定要道教儀式?一定要破地獄?」、「咩係院出(醫院出殯)?」、「香港啲骨灰龕分佈點架?」他有條理地逐一回應。 羅偉立說,因為火葬場全年無休,長生店即使十號風球亦會運作。 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他和員工乘靈車上火葬場,途中山路塌樹,只能等消防員營救。

羅偉立: 羅偉立

首部港片配樂是《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其中為男主角劉德華量身定做的電影主題歌《一起走過的日子》(國語版為《來生緣》),成為其最膾炙人口的作曲作品,也是劉德華的代表作之一。 1986年到香港,在TVB任職至1993年,其間為《赤腳紳士》、《燃燒歲月》、《怒劍嘯狂沙》、《火玫瑰》、《倚天屠龍記》、《大時代》、《笑傲江湖》等多部電視劇作曲配樂。 同時擔任香港泛亞交響樂團副首席,為香港泛亞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香港舞蹈樂團、香港話劇團、香港藝進會、台灣交響樂團、台灣中樂團,以及眾多廣告和電影作曲配樂。 七年多前,《溫暖人間》曾訪問過 Vivian,當時問她為什麼堅持為在囚人士點唱,並讀出心底話,她很快回答:「上天給我這個能力、這個條件,是要我把握機會,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她的菩薩心腸,筆者一直牢牢念記。

羅偉立: 香港殯儀業商會發通告通知業界

他說,聽過有男性同行在處理年輕女子屍體時,對她的身體評頭品足。 由於多數是因為死者已逝去一段時間,因傳出異味以被人發現,故多數其遺體亦已開始腐爛,「已經爛到認唔到個樣」,故無法再為其化粧。 羅偉立亦直言,「陣味真係難接受」,處理屍體時只能以口罩阻擋屍臭味,其後亦會在家屬認人後就立即連屍袋移放在棺木內,並以膠紙封邊,確保沒有氣味洩漏。 他不欲墨守成規,最近為永福引入一架日產西式靈車,直言傳統靈車難看,小時候甚至有叔伯開着靈車接他放學,令他覺得難為情。 他更推出VR(虛擬實景)預覽靈堂實景,另外,現時業界大部分仍用手寫單據,落單後還需分單交給不同供應商,他計劃為公司引入電子入單系統,提高效率及準確率。 回憶入行的因緣,六年前葉韻怡為香港電台《死神九問》電視節目做配音,接觸了殯葬業不同工作的人,當中包括禮儀師,Vivian覺得很特別,心想:如果有機會加入也不錯。

「不害怕嗎?」Vivian爽朗如昔,先來一陣笑聲,然後開始細訴入行因緣。 近日,香港殯儀業商會向各殯儀公司發出特別通告,指本港棺木供應緊張,正與供應商商討對策。 有業界人士指,今次武漢肺炎疫情擴大,部份省份封路影響運輸,及往返廠房的工人復工;目前本港棺木貨量仍然足夠,存貨暫時應能應付至本周末。 若本地存貨用盡,而內地生產線仍未開工,本地將面臨棺木短缺潮,或需轉向東南亞購入棺木。 羅偉立 葉韻怡笑言入行前最難的一關都通得過,往後的訓練都可以坦然面對。 「老實說,那些繁複的殯儀流程,如火葬、土葬、殯儀館出殯、醫院出殯、遺體出口等的政府法例及死亡文件處理,都只是需要按步就班,多做多看便會熟習。

傳承學問造就新行業家族傳承規劃師,專門為家族企業做「驗身」報告,協助企業家順利傳承。 他又見愈來愈多人傾向西方宗教殯儀,覺得俗稱「火柴盒」的靈車不合時宜,決定到外地尋找更美觀、私隱度更高的西式靈車。 於是花上百多萬,在日本名古屋引入一輛日本產西式靈車,以便在西方喪禮或在家離世時接送遺體。 「我哋全年無休。」羅偉立是長生店永福殯儀館的接班人,殯儀館由祖父母輩創立,三代經營。 店舖除了年初一、清明節、重陽節,全年都要運作,即使是懸掛十號風球。 培興亦是一名生死教育導師,多年來於大專院校、社福機構及中小學服務超過2000名教師、社工及學生,深遠地著他人的生命,將這份使命感帶到殯儀行業,培興以致誠的心態為家屬服務,深得眾多家屬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