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外牆維修費用9大好處2025!(小編貼心推薦)

房委會並向租置計劃屋邨提供為期七年的樓宇結構安全保證。 於保證期內,房委會會負責所有與結構構件如支柱、橫樑、牆壁及地台等有關的結構修葺及維修工程,包括混凝土剝落及裂縫修葺的工程,以確保樓宇整體結構安全。 此外,房委會亦已一次過將一筆為數相等於每個住宅單位$14,000的款項注入各租置計劃屋邨的維修基金內,以應付該屋邨出售後的維修工程開支。

這封題為「大廈外牆及天台維修問題」的信件,由港鐵物業於上月廿六日,發給約五千戶德福花園業主,提出解決維修責任方案,同意向業主退回十二年共一千零六十七萬元維修開支,又謂已於上月廿二日直接轉賬給屋苑的管理費賬戶。 為了令一般普通人的業主也能自行估價,「估價易」的介面能輸入的條件不會太多,以維持簡潔。 由於大多數樓宇修葺工程都涉及外牆、結構性修葺、棚架及防水四大項目,因此「估價易」提供的也是這些工程的估價功能。 「估價易」是由黃鄺建築師有限公司開發的免費估算屋宇維修費用的手機應用程式。 天價維修費用出現的原因往往是「資訊不平等」,由於交易往往由工程公司開價,作為工程公司掌握最多資訊,實際成本、市價等都最清楚,而業主只能參考附近其他大廈的維修費,或是參考屋宇署網站,缺乏足夠資訊衡量是否天價。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相關內容

,命令有關人士處理問題,如不遵從法庭命令也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但若調查期間,滲水情況有改善、或未能找出源頭,「聯辦處」會終止調查。 尋找漏水源頭,可找聯辦處如調查後確定滲水來源來自該單位,則會按《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發出「妨擾事故通知」,規定需在指明期限內處理問題;如不遵從則會提出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10,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200元。 如申請人曾申請房協轄下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人仍可向市建局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惟兩津貼下可獲的津貼總額不會超出有需要 人士維修津貼的津貼上限 (即80,000港元)。 業主在理解工程顧問所提交的標書分析報告時,可參考本網頁提供的工程價格資訊,從而分析回標標價是否偏離市場價格,並向顧問查詢導致該情況的可能原因,讓業主對工程回標價及市場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 「法團甲」在參考強制驗樓計劃的資料後,初步擬定了工程範圍及粗略計算了工程數量,更利用常用工作項目內的參考單價,訂出一份初步預算,以便向業主講解。

如果想知道牆身狀況,可以輕力敲打原本是實心牆的牆身,如果有空鼓的聲音,就可能已經變成空心牆,即鋼筋抓不著石屎,應盡快尋求專家協助維修。 另外,如果樓宇結構移動幅度過大,或者地基出現沉降,令結構負荷過重,亦會造成牆壁損毀或出現結構性裂縫。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溫度差異變化會造成冷縮熱脹,引致石屎中出現一些細微裂痕,此時,如果溫度再降低,石屎內的水分就會結冰並膨脹,令石屎裂痕加大,造成剝落危機。 自住業主可以善用「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一共20個年度可以扣減,每年上限十萬元,究竟怎樣申報才可以用盡免稅額呢? 究竟如何可發揮到最大的慳稅效果,我們一文為大家解構。 陳先生把設於睡房的入牆衣櫃拆走,在裂縫上動手鑽一個小孔,利用飲管及棉條把水引導入水樽內。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樓宇維修費用數據化 「估價易」讓圍標工程無所遁形

同時,租戶在購入單位前,如購買人填報單位內有損壞的設施,房委會會為單位進行最後一次的修葺改善工作,讓各租置計劃屋邨的單位在良好狀態下出售。 富安花園將於星期日(20日)開業主大會,議決揀選維修大廈外牆滲漏以及石屎剝落維修工程承判商。 惟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質疑,招標方式有違《建築物管理條例》,因有關議決未有列明工程總金額,以及業主不能判斷哪些單位外牆需要維修,工程亦非同時間進行,影響工程整體性。 至於決定哪些單位外牆需要維修,亦有機會存在爭議。 又例如因天面防水層破損引起滲水,導致頂層單位天花出現石屎爆裂問題。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另一方面,大廈公契需清楚列明業主、法團和公契經理人就樓宇內的私人地方、公用部分及設施等的監管、維修保養等方面的權利、權益和責任。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漏水的成因繁多,而且樓宇內部的結構亦十分複雜,若果想深入地解決漏水、滲水問題,最重要是及早維修以及聘請合資格人士作檢查以及維修才是最好的選擇。 在香港,較常出現的漏水問題可分為三種,分別是天花、內牆、外牆和窗邊滲水。 漏水和滲水成因,大多是由欠缺維修的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滲漏造成。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指出,現階段不猜測業主大會取消原因,現行法例無要求法團會議取消時,需要有甚麼理由或步驟。 不過,富安居民對工程造價是否合理,反對「化整為零」式工程造價,質疑維修費用可能過高,做法不合理,故呼籲富安業主在下月11日出席法團的業主大會,亦促請法團盡快交代招標情況。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冷氣機滴水投訴方法

筆者結合客戶的經驗以及數據,針對老年物業而言,總結出以下的平均預算供參考。 市建網上學院的報告數據,預測 2046 年將有近 50% 的物業歸類為「老年樓宇」,可見數字上並不輸蝕給人口老化問題,惟相關的關注度卻明顯較低。 氣體裝置的擁有人須聘請註冊氣體工程承辦商為氣體裝置進行定期檢查或維修。 買樓無非是想有一個安樂窩,但有沒有想過,大家買入單位後,除了會付上大廈維修的責任外,還有機會要付上大廈以外的維修責任,例如隔音屏、斜坡等等。 有份協助太古城業主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管理公司擁有外牆業權,多年來卻要業主承擔每年約1700萬元管理費並不公平,她會收集居民聯署再交給太古地產,追討錯收的數億元外牆管理費。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截至上月底,這四項針對公用地方維修的資助計劃,已經審批超過5000申請個案,當中已批出的維修工程合約所涉及的資助總額達到8.2億元。 (二)大廈公契是業主、經理人和發展商之間的私人合約協議,當中應列明締約各方的權利和責任,包括訂明大廈的公用部分,以及相關維修費用的負擔等。 此外,《建築物管理條例》亦有對維持物業及公用部分的責任作出規定。 因此,就管理公司還是業主需要承擔大廈外牆維修費及負上因為管理不善而引發傷亡的法律責任問題,必須考慮每宗事件的情況、適用的公契條文及相關法例,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業主儲錢不足,將影響樓宇進行整體結構改善工程的成效;另一方面,舊樓大廈公契內容的制定,亦會影響推動樓宇復修的工作。 因為若然舊樓公契並沒提及或清晰界定大廈「公用部分」的範圍,一旦遇上維修爭議時,便需要參考《建築物管理條例》的定義,來決定維修責任誰屬;或甚需要訴諸法律,以解決維修問題。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不同匹數或冷氣種類 維修費用分別大

至於複雜的個案,當局可能需要多30天時間回應。 例如:新造消防泵要求的功率和新造消防儲水缸的容量,是按樓宇的大小和規範要求而計算得出。 如某一期的樓宇樣本的大小及規範要求普遍與先前期數的樣本不大相近,則該期的消防安全工程參考單價有機會相對於先前期數公布的單價有較大變化。 $520 – $1,200$860#1 此項目單價乃假設破損部分佔樓宇室外牆身總面積的 10% 計算。 事實上,若買家眼光準繩,投資於具潛力的待維修舊樓,可能會取得豐厚回報。 曾經有買家以低水價,向一名不想處理維修事宜的業主,購入一間樓齡逾30年的港島區舊樓。

大廈的業主有責任維修及保養樓宇,若果是因為自己單位的問題而導致漏水情況,應該立刻聘請專業人士,例如工程公司、測量師行、註冊工程師進行修葺及處理,及早解決問題。 日久失修的舊式樓宇,不時會因為外牆出現裂縫、破損而引致漏水,雨水可能經由大廈外牆直接滲入屋內,或經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 外牆問題需要搭棚維修,維修責任由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應向相關人士求助。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然而,一幢樓宇的公用地方只佔總樓面面積的四分一;餘下的四份之三為單位內的私人地方,屬於業主的私人財產,他們有責任維持樓宇單位內、外良好狀況。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冷氣機滴水投訴:食環署處理步驟

除了斜坡維修外,有私人屋苑的公契亦列明業主要負上多項公共設施維修及保養責任,包括隔音屏、公廁、扶手電梯、交通交匯處等等,相關費用會由屋苑的管理費中扣除,變相小業主管理費增加。 一旦這些設施出現嚴重故障,出現巨額維修費,更有可能要額外夾錢維修,隨時會令業主們大失預算。 另外,九龍灣德福花園業主權益關注組主席詹順平指出,港鐵擁有外牆及天台業權,但過去一直向業主收取外牆維修費,涉及5000至6000萬元,去年港鐵將之前12年維修外牆費約1000萬元退回屋苑帳戶,並將維修責任轉嫁他們。 港鐵發言人回應稱,諮詢過業主會、法律意見及獨立顧問意見後,港鐵會負責大廈外牆非結構外層部分及天台防水膜以上範圍的維修開支,而外牆結構部分和天台防水膜以下則由業主負責。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根據勞工處所訂立的《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列明承租人即是僱主有責任確保辦公室工作環境安全,如有任何影響工作環境安全的因素,如有石屎剝落的風險就應該要立即通知業主,儘快安排維修天花工程。 假若僱主沒有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有機會要負上刑事責任面臨監禁和罰款的風險。 屋邨範圍內進行修葺或涉及挖掘地底工程,不小心處理可能損毀氣體喉管。 此單張向管理公司提供指引,如何對有關工程作出足夠監管,保障公眾安全。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樓市資訊 | 香港置業

但我們考慮到,不少自住業主屬於長者和有需要人士,他們因欠缺經濟能力而耽誤維修及保養其自住單位,令單位的室內地方變得殘破不堪,不單影響宜居度,嚴重的更會造成危險。 因此,市建局同時亦從香港房屋協會接手推行優化了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維修自住物業津貼」),為全港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以維修保養他們的單位,整體提升樓宇公用和私人地方的安全水平和宜居度。 漏水會導致牆身石屎剝落、出現水潰、金屬老化等等問題,除了會影響住宅的外觀,更甚會出現漏電的情況,如果剝落情況涉及範圍廣泛,更會影響整體樓宇結構,嚴重影響住戶的日常生活,亦十分危險,必須立即進行勘察及維修。 一旦發生單位有滲水漏水情況,千萬不要忽略並及早找出源頭並處理,否則可能會導致財務損失,甚至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而大廈公契是具約束力的法律文件,所有大廈或屋苑業主均需遵守,並已登記存放於土地註冊處。

將軍澳屋苑天晉住宅業主小組委員會主席黎兆聰指,天晉1期共六座,六部吊船一年需要10萬基本保養費,加上一年需要10多萬實報實銷的維修費,一年需要20多萬「養吊船」。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不過,如小業主欲租用吊船維修或更換冷氣,光是保險已要花7000至8000元,加上各項檢查費及雜費,出一次船已要上萬元,比買一部冷氣機更貴,故業主大多選擇搭棚。 售樓廣告美侖美奐,小業主買樓時未必關心單位日後保養維修問題。 約10年前起,大窗台、玻璃幕牆設計先後可獲豁免建築面積計算,發展商「有賺」,又可增加單位空間感,很多新屋苑都大量採用大窗台及玻璃幕牆設計,加上很多「奇則」,都引發日後清潔及維修困難,令管理費攀升。 雖然樓宇狀況看似一般,但由於從未進行全面復修,因此預期必須完成訂明修葺項目,始能解除相關法定通知。 常用工作項目的「工程造價參考單價」(下稱:參考單價)是採用各資助計劃下已批出的工程合約及投標價格,以統計學的迴歸分析推算出指定時段內其價格的主要範圍。

大廈外牆維修費用: 樓宇維修全書 – 附錄

天然石材經過特殊加工處理,切割成方形的外牆磚,其硬度、密度、耐磨性都是瓷磚不可比上的,但價格也比較貴,因帶有天然石材特有的自然色差,高檔的歐陸式風格的建築常使用這種石材。 過去一直有意見指,市區重建的速度追不上樓宇老化的速度,市建局應加快開展更大規模的重建計劃,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然而,以今時今日的資源和現行的收購補償機制,透過重建來處理樓宇及舊區老化,既不足夠,亦不徹底。 我一直強調,要衡量市區更新的成效,關鍵在做好樓宇復修,延長樓宇壽命,才能減低重建壓力,將資源投放在更新舊區整體的已建設環境。 ),是香港首座大型多用途的文化康樂綜合建築,也是首座以文化康樂大樓命名的公共設施。 大樓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屏山聚星路1號,在港鐵天水圍站旁,樓高8層,佔地6,100平方米,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所以,業主們想了解維修的財政預算,真的不用「靠估」,是有客觀的數據可以參考的。

  • 工作以外,熱衷於理財教育,專欄文章刊登於《蘋果日報》、《明報》及《信報》,著作《移家到台灣-生活及理財指南》,並定期接受媒體訪問,包括TVB及Yahoo TV等。
  • 計劃有不同的貸款及資助項目,業主只須填妥申請表格,便能作出多項申請,以便進行樓宇及窗戶的修葺工程。
  • 亦可向大廈的管理公司又或者業主立案法團求助,根據大廈公契條文要求相關人士負責,在必要時可聘請法律人士或建築相關專業人士要求對方作出賠償,提出民事索償。
  • Sam續指,不少富安住戶對事件仍不了解,誤以為屋苑大維修迫在眉睫,政府強制維修外牆,事實上,屋苑尚未滿30年樓齡,2年後才會收到政府驗樓令,故外牆維修之事仍有議論空間,故希望住戶可更關注事件,並在下月的業主大會走出來作決定。
  • 申請人必需是私人樓宇的業主,包括居屋及已自置公屋,每個單位的貸款額上限$1,000,000。

他在十年前搬入太子一個頂層連天台單位,五百幾呎單位空間寬敞,入屋客飯廳,旁邊一列窗可遠眺旺角花墟景色,一直也是相安無事,但自從六年前大廈進行大維修後,有一次下雨天發現主人房牆身濕透,自此每逢下雨天總有滲漏。 他指,天晉1期入伙時管理費為2.5元一呎,但其實發展商有補貼0.25元,其後管理費在第4年已加價至3.2元一呎。 他認為本來的管理費價錢設得較低,有誤導之嫌,現時新樓盤更不需要在售樓書寫明管理費,資訊不夠透明,希望政府可以多加監管。 至於書面查詢,如當局無法在10天內向申請人作出實質回應,便會先作初步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