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是最近幾年癌症治療的新契機,已經在很多癌別呈現不錯的療效和成果。 2019年下半年,有兩個免疫治療的藥物先後證明在擴散期的病人同時和標準化學治療合併使用,能有效地延長腫瘤控制時間以及總體存活期而得到世界的認可。 因此免疫治療合併標準化學治療已經成為擴散期的病人新的標準治療。 侷限期的腫瘤仍有機會完全控制,應接受以根治為企圖的治療。 如前述,只有很小一部分病患可用手術治療,大部分這個期別的病患應接受同步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或兩種治療分開進行。
肺癌長年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第一名,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一樣是威脅國人健康最可怕的殺手。 而小細胞肺癌更是肺癌中最惡名昭彰的型別,除了極為惡性外,近二十年來治療的進展有限,直到最近才稍露曙光。 我国自主研究发的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药物安罗替尼为三线及后线小细胞肺癌带来PFS和OS的获益,填补了我国小细胞肺癌后线治疗的空白。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联合PARP抑制剂在复发小细胞肺癌的探索也已看到初步的疗效。 双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AMG757 因其一方面通过DLL3靶向肿瘤细胞、一方面通过CD3诱导T细胞增殖活化实现定向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备受关注。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肺癌免疫治療費用
免疫治療主要透過刺激自身免疫系統,或利用與免疫系統相類似的成份,幫助身體更有效地攻擊癌細胞。 肺癌是肺部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它是香港第 2 常見的癌症,更長据頭號癌症殺手。 長時間吸入化學物,例如吸煙(包括二手煙)、吸入氡氣等、或長期曝露於含石棉、鎳、烴及氯甲基醚等致癌物的環境中,皆可誘發肺癌。 除傳統的方法如外科手術、化療、放射治療外,近年發展迅速的免疫治療亦常用於肺癌治療中。 化療比較常用於擴散速度快的小細胞肺癌,醫生會根據肺癌病人的病情、年紀、健康狀況、癌症期數等而制定一個或多個化療周期,每個周期中有數日需要進行化療,其餘日子則可以讓身體恢復體力。
之後,無論患者腫瘤PD-L1表現量的多寡,皆可以考慮輔以免疫療法鞏固治療,增加根治機會。 最後洪仁宇院長也呼籲,疫情期間,肺癌患者務必與醫師或個管師保持聯繫,不要擅自暫緩或停止治療,以免造成疾病惡化。 過去免疫療法的研究都是針對第四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最新的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第三期患者的存活期與延緩復發也有幫助,並已經納入肺癌治療指引,成為患者的一種治療選擇。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肺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雖然曾經因免疫治療帶來的免疫反應而令肺部出現輕微炎症,但在暫停用藥及接受簡單的治療後,已繼續接受免疫治療。 在免疫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肺部、腸道、肝臟、皮膚等器官發炎之副作用,要特別留意。 另外,孕婦或哺乳者無法接受免疫治療,否則會傷到小寶寶。 正常狀況下,我們的細胞會有生命週期,並在適當的時機凋亡,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Death)」。 癌細胞為什麼可以不斷增生,擴張勢力範圍,又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呢?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癌細胞透過增加表面的PDL1並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這樣一來就能關閉免疫系統,癌細胞因此不受T細胞攻擊死亡。
洪仁宇院長說明,其屬於過去的肺癌分類,包含大細胞肺癌、肺腺癌和鱗狀上皮肺癌,占所有肺癌約90%,並且超過半數患者發現時是第三、四期,其中第三期約占13%,此期別肺癌仍未擴散出胸腔,但已經侵犯淋巴,因此也較難開刀治療。 在設定治療肺癌的治療方案時,醫生主要會以肺癌類別,期數及腫瘤的分子醫學特性作出選擇。 在肺癌種類方面,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前者可再細分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等,後者亦包括有小細胞表皮癌及低分化神經內分泌癌等。 小細胞肺癌細胞分裂快速,雖然化療反應率高,但會快速產生抗藥性,大部分會於6-12個月內復發。 此時再進行化學治療反應就差很多了,漸漸腫瘤就失去控制。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沒病死可能被藥費嚇死 免疫療法治肺癌兩年729萬
而通常你对这个患者的分析,有可能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模式,以及他长期的生存预后。 所以如果分期不准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治疗的选择出现错误。 III期的病人一般是伴随着锁骨上或者综合淋巴结的转移,或者是侵犯肺尖或纵膈,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M1(远处的转移),处于一个可以手术和不可以手术之间的边界,这个边界有可能是黑色的,也有可能是白色的。 但是对于我们很多的临床医生跟患者来说,有可能是一个灰色的。
假如影像結果顯示肺部有異常跡象,醫生一般會視乎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以其他影像診斷方式作進一步檢查,或抽取肺部組織化驗,以判斷異常情況是否由癌症所致,並判斷腫瘤屬良性抑或惡性。 有時單一治癌方法未必能起到最顯著的肺癌治療成效,醫生會根據肺癌病人的病情、腫瘤的期數、位置等等,再配合各種治療方案對腫瘤的針對性,能夠為患者設計出最適合的聯合治療方案。 進行標靶治療前,肺癌病人需要先進行基因測試,找出突變基因或異常細胞,並作出治療。 近年醫學界相繼發現EGFR、ALK、ROS1、HER2、BRAF等靶點 ,並研發出對應的標靶藥物,並有顯著功效。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免疫治療效果良好
AMG757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I期研究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达到23%,中位PFS和OS分别为3.7个月和13.2个月,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成为复发小细胞肺癌充满前景的治疗选择。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肺癌的15-20%。 小细胞肺癌侵袭性强、早期转移,易复发,预后差,5年总生存率不足7%。 由于小细胞肺癌起源多样,基因组复杂,没有可以药用的驱动基因,治疗进展比较缓慢。 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中,依托泊苷+铂类始终是小细胞肺癌唯一的一线标准治疗选择,但是疗效非常有限,中位的生存时间只有8-10个月,临床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
可是,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表示,不少病徵容易被患者忽略,當患者發現出現以上病徵時已代表肺癌病情開始惡化,有研究指7成患者求醫時已屆第三、四期。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代表鄧樂詩藥劑師(左)、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右)。 65歲的錢女士(化名)向來沒有吸煙習慣,去年因為咳嗽而求醫,結果確診患上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鱗狀癌)。 醫生在評估過病情後,為她安排同步化療及放射治療療程,其後再作評估可接受免疫治療,故於去年11月開展免疫治療療程。 近來加入肺癌治療的免疫療法,有機會翻轉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命運。 洪仁宇院長解釋,「癌細胞並非天生存在體內,如同外在入侵的細菌,對身體是一種外來物,免疫系統是有能力加以辨認並消滅癌細胞。」至於為什麼免疫系統殺不死癌細胞呢?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肺癌三期令治療增添困難
除了以上的治療方法外,近年肺癌患者亦可選擇較新的「免疫治療」方法。 免疫治療是將一種特殊的抗體注射入病人體內,抗體會依附在癌細胞或白血球的表面,以喚醒體內的免疫細胞,加強偵察或幫助白血球分辨出體內帶有癌腫瘤的細胞,繼而攻擊及消滅。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一瑋指出,在接受免疫療法前,需要先做同步放化療,以往都會有「放射線治療有會燒焦皮膚、痛苦煎熬」的刻板印象。 銜接在放化療後的鞏固性免疫治療,可降低第三期肺癌患者近5成的腫瘤復發風險,且死亡率相較於未接受鞏固性免疫治療患者減少3成。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的最新國人主要死因統計,肺癌從2007年每十萬人口34.9人,攀升至2017年每十萬人口39.2人,肺癌死亡率逐年增加。
- 近年來免疫療法蓬勃發展,在提升整體存活期與病患生活品質上有正面影響與突破。
- 很多癌症初期都沒有明顯病徵,包括香港第二常見、死亡率排首位的肺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宇聰更表示,六成患者確診時已屬第4期,約有一至兩成為第3期。
- 小細胞肺癌的症狀有一些和其他肺癌是相同的,例如咳嗽、沙啞、血痰、胸痛、喘等。
- 2020年2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泰圣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ES-SCLC一线治疗适应证,重塑临床格局。
- 種種跡象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或令患者延遲就醫,綜合肺癌本身難以被人察覺的特性,肺癌患者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似乎又添上一重障礙。
-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雖然免疫治療是未來的一大趨勢,但根據傳媒報導,現時免疫治療藥物在私營醫院每3星期要6至7萬元;於公立醫院每2至3星期約需2至3萬元,一年藥費隨時過百萬。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即使調查顯示逾7成癌症病人稱免疫治療效果比預期好﹐但其價格之高,未必能令大眾受惠。 人體免疫系統由白血球、免疫細胞以及免疫系統組織等器官所組成,一個免疫系統健全的身體,有能力偵測並殺死細菌、病毒以及異常細胞,包括癌細胞。 代表癌細胞已經侵犯縱膈腔靠腫瘤同惻肺臟的淋巴結,或是侵犯氣管下方的淋巴結。 我們每天呼吸空氣來獲取足夠的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雖然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肺臟健康事關重大,肺癌已經蟬聯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多年,一起來了解。 迄今为止,阿替利珠单抗上市3周年在即,其引领的革命性进展以及为SCLC治疗领域开辟的广阔道路堪称有目共睹。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肺癌治療副作用症狀有什麼?
發現肺癌之後,醫師會先替患者安排適合的檢查,確定癌症分期。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癌症分期代表著目前癌細胞進展的程度,我們需要根據電腦斷層、支氣管鏡等各種檢查,評估腫瘤(Tumor)的大小和侵犯位置,了解淋巴結(Nodes)受影響的程度,並找出癌症是否轉移(Metastasis)到其他器官。 我們取這三項指標的英文字第一個字母,合稱為「TNM分期」,將腫瘤侵襲的程度分成四期,第一期為初期局部侵犯,第四期為轉移的癌症。 了解患者癌症處於哪一時期,再合併考量個人身體狀況後,醫師才能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計畫。 洪仁宇院長認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先尋求手術治療。 若無法開刀,評估患者病況與生理狀況,盡可能採取放化療。
以往肺癌缺乏治疗方案,对于确诊晚期肺癌病人而言,倘若化疗失效便几近等于生命进入倒数。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时至今日药物仪器的大跃进,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我们知道在一线,可能更强调基本上是批晚期的患者,那我们可以强调它的有效率,但是对于III期的患者,大家知道肺炎是很严重的一个并发症,所以对于III期的肺癌,我们在疗效的前提下还强调它的安全性。 而从整个PACIFIC研究的数据来看,阿斯利康的德瓦鲁单抗(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是目前来看肺炎发生率最低的一个免疫治疗的药物。
免疫治療三期肺癌: 肺癌五種治療方法-肺癌懶人包6
MyCigna HK讓您可方便、快捷地管理您的保單。 您可登上手機應用程式或客戶平台查閱保單、提交索償、尋找網絡醫生及購買最新信諾產品。 提供全球醫療保障,每年高達港幣$5,000萬的保障額,更不設終身最高賠償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