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戲院鬧鬼2024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2017年3月9日,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皇都戲院為一級歷史建築。 同年12月,文化保育團體「活現香港」提出保育及發展並存方案。 建議將中央通風廊移至僅16米高的戲院上方,既可保留戲院,發展商也可興建一幢高22層高大廈。

皇都戲院鬧鬼

馬淑華掏出了24年前結業當天的剪報,已經發黃的舊報紙被塑封保護得平平整整,整版都是皇都的消息——「皇都戲院面臨清拆」「奈何將結業 觀眾員工情難捨」,當年她滿心失落地複印了多份送給同事們留作紀念。 而今劇院將被修復重建,她特別開心,希望新的皇都戲院又「靚」又「旺」,成為香港新地標,「街坊們也多一個好去處」。 「皇都在香港表演藝術史上有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地位,堪稱當時的『文化地標』。」皇都戲院保育項目顧問委員會成員、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說。

皇都戲院鬧鬼: 新移民苦呻:想要多間公屋 網民長文教1招換大屋!一家五口非永久居民來港排2間公屋遭爆罵:唔知足!

歷年來,不少粵劇戲目於新光戲院出演,當中最為哄動的莫過於1993年的「林家聲舞台藝術匯演」,連續出演三十八場,更是場場全滿。 到了六十年代,上海人搬離北角,與此同時印尼排華,加上中國國內政局動蕩,因此不少福建人來港並聚居於春秧街一帶。 香港不多地方有售地道福建食物,春秧街街市正正就是福建地道食品店的聚集地。 福建有名的魚丸肉丸、蚵仔、芋粿、綠豆餅等,也一應俱全,故有「小福建」之稱。 新世界發展現時持有皇都戲院的業權,將會在年內開展活化及保育工程,並開放戲院天台「飛拱」的桁架建築供公眾「打卡」。

皇都戲院鬧鬼

普慶戲院原址位於今日嘅彌敦道嘅逸東酒店同普慶廣場,亦都傳過唔少猛鬼傳聞。 喺普慶戲院臨執嗰幾年,有班後生仔去嗰度睇戲,其中一個少女喺中途想去廁所。 事發時間係下晝五點幾,當時呢間戲院冇鬧鬼傳聞,所以女仔自己好放心咁去廁所。 不過因為普慶戲院喺三十年代落成,有返咁上下歷史,廁所都幾殘舊下。 咁個女仔惟有等下,但係等極都冇人出嚟,最其怪嘅去個廁係完全冇聲,就連郁動聲都冇。 但因為佢實在太急,所以佢彎低腰睇下廁格到底有冇人,結果只係睇一對紅色繡花鞋,整整齊齊擺喺廁格入面,但係就冇人着。

皇都戲院鬧鬼: 北角英皇道 279-291 號

而兒子不懂鄧麗君是誰,我們不是更有責任去守護、保存記憶,讓他將來都有機會認識,而不是輕輕讓盛載相關歷史的建築在城市中黯然消失? 皇都戲院鬧鬼 況且,今天不盡力保護「幾十年貨仔」的建築,未來是不會有幾百年歷史建築留下來,這是最基本的邏輯。 程序簡化了,但不論由何方主導計劃,資源始終是個不能避免的問題。 新世界在以近四十八億元統一業權後,除成立顧問委員會,也聘請了精英建築、保育、工程團隊,估計花費不菲。

皇都戲院鬧鬼

事後,死者多名男女親友,接獲通知趕往醫院了解事件,其中一名男親友驚聞噩耗情緒激動掩面痛哭。 工業傷亡權益會職員已前往醫院接觸死者家屬,將提供適切協助及跟進。 皇都戲院鬧鬼 從事招牌製作已有三十多年歷史,歐陽師傅所用的不是什麼名貴的毛筆、材料,手上為我們寫招牌的筆的毛都已開始見殘舊(「我用枝筆$4蚊咋!」他說),但仍然毋減他的專業。 去到皇都戲院大廈,不禁有點唏噓,伴隨着京華招牌的,就只有師傅的街坊、空置的店舖、已關上的鐵閘和幾隻在旁蓄勢待發的蚊子。

皇都戲院鬧鬼: 戲院靈異故事

委員鍾寶賢亦指三級評級太低,未能反映創辦人歐德禮在香港演藝事業的貢獻。 委員黃慧怡、盛慕嫻和吳彩玉均認為香港人對皇都戲院有集體回憶。 古諮會於4月開會時,委員何培斌認為建築十分獨特,利用興建橋的方法設計戲院,但評級需視乎室內空間改動情況,建議分開內部和外部評級,外部建築價值可以評為一級。 另一委員黃比亦指飛拱支架設計罕有,絕對需要保留及提升評級。 歷史價值上,皇都戲院是見證著香港影視業,亦是本地最古舊的戰後戲院建築。

  • 代表發展商新世界發展的有關人士,在2015年7月已成功與該三大「旗手」大戶達成協議,以逾七億元一口氣購入該廈逾兩成業權,成為啟動收購的關鍵。
  • 她查閱當年的圖紙,發現設計師是國內南來的華人劉新科,但簽圖的卻是一名老外,她解釋戰後不少精英移居本港,未及取得相關資格,只能夥拍認可人士簽圖,是戰後常見的團隊組合。
  • 吳韻怡說,這些痕迹仍未拆去,例如在戲院堂座底下的舊男廁,仍能看見天花呈梯級形。
  • 直到2015年,戲院開始傳出被收購業權消息,皇都戲院再次引起市民注意,更吸引不少人去探靈,由於是舊建築加上日久失修,令皇都戲院增添陰森氣氛,再加上2018年皇都戲院大廈後門門前發生奪命交通意外,令北角皇都戲院鬧鬼傳說、恐怖傳聞甚囂塵上。
  • 我必須說,這個故事非常普遍,在我蒐集資料和朋友打聽故事時,至少台中、台北四間戲院都曾發生同樣類似案例。

因此,我們要求一個公允專業的評級,判斷社會應如何保育歷史建築。 若果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時,政府會有較大空間介入,例如該建築受威脅時,可以立即將它定為暫定古蹟,爭取緩衝時間,與業主相討保育及補償方案。 委員鮑杏婷認為,舊皇都戲院對香港電影發展史十分重要,具有社會價值。

皇都戲院鬧鬼: 生活訊息

點知女仔揭起把長頭髮問:「係唔係好似我咁?」原來個「女仔」又係啱啱嗰隻廁所女鬼。 前身為璇宮戲院的皇都佔地3萬平方尺,座位逾1300個,見證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八十年代港產片如日方中,年產逾200多套,戲院亦如雨後春筍;隨著線上電影等新頴娛樂模式興起,加上香港社會急速發展、租金飆升等因素,大型戲院逐漸式微,不少伴著香港走過風風雨雨的戲院難逃清拆命運,只成追憶。 【北角皇都戲院靈異事件】早前一名34歲男工人在生日前夕於北角皇都戲院地盤進行拆卸工作時不幸遭石屎擊中身亡,令不少網民都在連登上熱討北角皇都戲院鬧鬼傳聞,而目前承建商亦發出「停工通知書」,暫時停止拆卸工作。 被問到最想保留的部分,吳明言最希望皇都戲院的歷史能重現眼前,強調保育需顧及歷史回憶,並非以仿古建築增添新元素,而現時戲院和商場均是一級歷史建築的一部分,將會完整保留,她亦對現時的專業團隊很有信心,相信日後亦會開放予公眾使用及參觀,惟住宅部分則要面臨清拆。 吳韻怡今午重遊故地時提到,其母親1984年在皇都戲院商場開設童裝店,是商場內僅有賣童裝鞋的店舖,自己童年便陪同母親開舖,下課後便在店內午睡,亦與其他店舖的孩子耍樂,商場猶如他們的遊樂場,孕育了一代人。

  • 活現香港曾邀請就讀建築系的已故演員曾江,考慮其從上海而來並在少時經常流連北角的背景,為保育皇都戲院拍攝短片。
  • 2016年3月23日,國際保育專業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發出「文物危急警示」,形容皇都戲院是現代的重要建築,而獨特的屋頂結構更是全球獨一無二,要求避免清拆。
  • 入主新光戲院後,李居明投放了不少資金在翻新工程和燈光及音響設施上,為租場者及觀眾提供更優質的場地。
  • 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舞台前掛起一幅華麗的棗紅色絲絨布幕,畫面熟悉又陌生。
  • 直到2015年,戲院開始傳出業權被收購消息,皇都戲院再次引起市民注意,更吸引不少人偷偷去探靈。
  • 評審小組對皇都的建議評級,與公眾意見完全相反,但公眾卻無法質疑。

「超等位」與「堂座」樓下有四個洗手間,男女廁各二,吳韻怡說,洗手間雖仍有尿兜坐廁,但這空間已變了放置雜物的士多房,抬頭看,見到天花呈梯級形——那是堂座的地台,「這證明了現在的桌球會地台下,堂座的座椅雖已被拆走,但梯級形向下斜的地台,原來仍然存在」。 戲院雖已改裝成桌球會,但若有心保留建築、把建築還原成戲院再保育,其實只要拆去假天花與假地台,將其他戲院配套設施如放映室、樂池、超等位重新鋪上電線,電燈亮起,這座戰後最老的戲院,重見天日並不是癡人說夢。 今次體驗活動除了可看到不同場景之外,商場內其中一間昔日舊髮型屋絕對是另一重點。

皇都戲院鬧鬼: 專家設計舞台 上演古典樂

過了一陣子,列車終於到站,但車長卻臉無血色,不肯講發生甚麼恐怖事情。 大廈毗鄰英皇道、渣華道、電廠街、電氣道等,乘搭公共交通者可乘香港電車、巴士、小巴或隧道巴士102、112、106或116號線前往。 2015年7月,代表新世界發展為首等財團正式展開大規模的收購舊樓行動,成功購入該廈逾兩成業權,並落實向小業主進行收購,全幢涉資逾36億。 建於1859年的舊赤柱警署是香港現存最古老警署建築,於1974年後停止使用,曾用作餐廳用途,而現時則為超級市場。 早於1918年(亦有說是1923年)開業的名園遊樂場,位於糖水道及明園西街,算是香港最早期的遊樂場,1945年拆卸後改建為多棟住宅。 〈【街坊帶路】新舊交替重新發掘北角 從街名看社區歷史兼嘆老字號豆漿〉(2020年7月9日)。

皇都戲院鬧鬼

海旁也多了一個海濱公園,供市民娛樂休憩,成為了不少市民的週末聚腳點。 到訪新光戲院的你不妨入內觀看一齣電影,戲院的Super3 皇都戲院鬧鬼 Cinema內上映不少國際巨片,來一場與別不同的3D電影體驗! 觀影過後,沿書局街一直走,約六分鐘,便到達是次旅程的終點站——北角海旁。

皇都戲院鬧鬼: 建築類別

筆者的外公從小就灌輸一個要練好一手字的概念給筆者,因此從小就喜歡美麗的繁體字。 香港的特色有很多,如果要筆者選一個屬於香港的手信,大概不會是曲奇餅(老婆餅都可以考慮一下),而是香港的文字。 走在街上,即使霓虹燈已開始買少見少,但仍然會見到一個又一個招牌;仔細研究一下,會發現其實每個招牌都用上不同的文字,而即使皇都戲院大廈清拆在即,都仍然堅持留守到最後一刻的,有「京華招牌」。 皇都戲院鬧鬼 1959年璇宮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成為集戲院、商場、夜總會及住宅的大型綜合建築,號稱新型大廈,同樣是香港先例。 保育專家估計,選用混凝土的原因為價錢較鋼鐵廉宜,甚至有說桁架外露是基於成本考慮;勿論真假,那是香港以至亞洲地區絕無僅有的建築,曾獲國際保育專業組織Docomomo International發出「文物危急警示」,確認為全球戲院建築中唯一案例。 二○○○年,戲院被改裝為桌球會,但翻看當年改裝時的圖則,當時的建築師沒有拆掉舊有戲院的結構,只在樓底空間偌大的戲院加裝假天花和假地台,遮蓋舊有戲院結構如觀眾席梯級形的地台。

穿越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悲摧含淚唱) 意外成為農家小丫頭卓清清,又窮又病,啥活兒也幹不了。 好在她無意間救了城裡最大繡坊雲容閣的東家杜敬之, 許是為了報救命之恩,他開最高的價、讓最大的利買下她的繡件, 更親自取名「飛雲繡」,隨之而來的名聲、利益讓她致富發大財! 現代租書店店長袁香芹,意外魂穿到歷史上未記載的大晉王朝,擔任東宮「洗馬」文官,有幸躲在長官姜執述身後,親眼看見金鑾殿一場實況轉播後,就全明白了,從古至今,所有佞臣的誕生,皆來自——「聖、上、英、明!」 聖上當然一定比大家英明,誰准文武百官你聰明了? 醒來發現自己穿越成即將遭休棄的世子妃,還被趕到莊子上住, 期間丈夫連一次都沒來探望過,放任她自生自滅, 葉宜秋不但不哀怨,反而想握拳高呼一聲:喔耶,她自由了! 沒有那些惱人的規矩束縛,她摩拳擦掌準備創業, 先是利用嫁妝開超市,透過加盟概念讓鋪子開遍全國, 又跟人合夥開女性百貨鋪,很快就賺回… 即便你一個人、或是有朋友陪伴著,電影院還是有一些看不見的好朋友們,伴隨著你一同觀賞影片。

皇都戲院鬧鬼: 香港項果僅存的舊式戲院

璇宮戲院開幕時曾賣廣告有標語謂「地底車場」、「遠東僅有」、「藝術浮雕」、「高尚名貴」。 多年來國際級音樂會及海外歌舞團如日本松竹歌舞團、台灣藝霞歌舞團等亦在此處表演,當中包括鄧麗君。 北角昔日聚集不少上海人及洋人,因此區內可謂是戲院林立,而且都選址人流最旺的英皇道,雖然現時多間戲院都已被拆卸改建,但部分從外觀或所選位置,還是看得出過往戲院的面貌。 (上圖)從上映電影《表姐,妳好嘢!3之大人駕到》推斷,照片應攝於1992年;(下圖)皇都戲院前身為1952年開業至1957年結業的璇宮戲院,當時戲院正門的立體《蟬迷董卓》浮雕清晰可見。

皇都戲院的工程師巧妙地把一連串的拱橋桁架並行排列,形成整塊屋面的拋物線型支撐結構,而那個外露於戲院屋頂的桁架設計更被國際保育組織 Docomomo International 譽為世上獨一無二。 皇都戲院鬧鬼 皇都戲院鬧鬼 「拱橋式」的桁架支撐戲院屋頂以達至無柱室內空間,並直接吊著放映室,以減低因受外來聲音所引致對戲院的震盪,提升視聽質素 ,成就璇宮的劇院功能。 而香港大學建築保育學部主任李浩然博士直指皇都戲院的屋頂結構根本是橋樑的設計,並將其與新加坡的愛琴橋(1929落成)對照,結論兩者都是屬於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馬氏彩虹拱橋」圓拱。

皇都戲院鬧鬼: 一級歷史建築創最大金額強拍紀錄,皇都戲院何去何從?

這趟體驗之旅由踏入皇都戲院商場,在售票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開始,時光立即倒流回到舊時代。 自此彩虹站第三條路軌就流傳出月台可直達鬼門關的傳聞,當時有人更指港鐵曾請道士到彩虹站調查,最後為了安撫人心,港鐵決定多開一條路軌,把中間路軌就此荒廢。 2003年12月25日,北角皇都大廈二樓板間房發生兇殺案,一名31歲姓盧男子猜枚爭執遭斬頸,送院後不治。 傳媒亦常稱皇都戲院於1997年結業後改建為商場,但事實是皇都戲院商場早於1959年已開業,並一直營業至今。 新光戲院多年來一直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以低廉的場租服務予不同慈善機構、社團、及學校等舉辦籌款演出、慶典及畢業典禮,收益則用於推動本土粵劇發展。

皇都戲院鬧鬼: 重新經營 保留社會價值

明明知道可能明天就要撤離京華招牌,歐陽昌師傅仍然依舊向我們「傳教」,一說起他的書法及字畫,就如烏蠅掉進蜘蛛網,你想走都走不了。 而璇宮與皇都的好,在於曾經雅俗共賞,提供娛樂,孕育文化;現在不太可能出現的事,當年實實在在地發生過,記錄了一個仍然包容的世代。 皇都戲院盛載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告別作是成龍主演的《一個好人》……21年後,別說好人,非繁忙時間,在現時繼續營業的戲院商場內想找一個人都不容易。 1995年,一場四級大火,徹底逆轉皇都的命運,當時商戶損失慘重,災後生意大都一蹶不振,戲院無奈在兩年後關門大吉,只剩下商場與住宅部分繼續運作。 (網上圖片)「皇都戲院的門口大堂也很夠寬闊,晚上那條五角柱還會發光。未開場前在附近瀏覽一番,可看的去處也多的是,除了戲院本身有食物部之外,迴廊轉處,四通八達,單是唱片公司就有兩間,鞋店裏裏外外加起來,竟有十七家之多,直為全港之冠。」女作家陸離1964年寫道。 由於天台「飛拱」不作對外開放,因此場內特地架設霓虹燈桁架模型,是為識別度和人氣最高的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