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小時,長洲、橫瀾島及沙洲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85、69及64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104、84及82公里。 在上午10時,熱帶風暴暹芭集結在香港之西北偏西約400公里,預料向北移動,時速約14公里,橫過廣西內陸,並逐漸減弱。 受到「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本港下周初至中期風勢頗大,離岸吹強風,下周中期高地風力可能達到烈風程度。
天文台解釋說,因為獅子山移動比預測慢,加上有新雨帶形成,所以因應情況推遲改發3號風球。 八號風球風向 風暴中心距離香港最遠的八號信號:最接近香港時距離為490公里,打破2020年熱帶風暴浪卡之440公里紀錄。 (4+2) 天文台為颱風玉兔懸掛了整天的八號信號,但因其烈風圈細小,加上較預期偏西,故未能為香港帶來廣泛烈風。 天文台因而被商界批評錯發八號信號,造成經濟損失,導致天文台對翌年八月的熱帶氣旋處理態度極度保守,更引發熱帶氣旋黃蜂事件及埋下派比安事件的導火線。 (6+3) 強烈熱帶風暴愛娜斯是天文台於二戰後惟一一次為同一熱帶氣旋懸掛所有方向的八號信號,但並非連續懸掛。
八號風球風向: 圓規風球.總覽|4日內第二個襲港熱帶氣旋 8號風球掛足一日
同時,南北走向令熱帶氣旋南面雨帶沒有明顯減弱,香港的雨勢會顯著變大。 原因:熱帶氣旋在香港東至東南面接近,北面(或境內北部地區,即新界北)掠過,導致香港出現由西北風轉為西南風的風向改變。 超強颱風山竹去年襲港導致交通大癱瘓,但政府拒絕宣布停工,數以百萬計上班族被迫在強風暴雨下擠車受困。 政府跨部門完成檢討後建議,日後遇上超強颱風時,考慮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督導委員會,負責審視風後有否出現「極端情況」,如災後有沒有公共交通服務等,若有則八號風球取消後,僱員應在原地多留兩小時。
當時的二號至五號風球差不多等於現在的四個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唯信號只代表烈風從四個方位(東南西北)吹襲香港。 香港天文台從1884年開始就為香港海港內的輪船懸掛颱風信號以作示警,其後並開始為原有的信號球加設數字來代表風力強度和風向。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的前身,從1905年時就開始出現。 HIT會與香港天文台維持緊密聯繫,啟動監察機制,以掌握熱帶氣旋/颱風的最新動態,隨時作好準備,確保貨櫃場及設備處於安全環境下運作。 天文台預報今日大致多雲,吹強風程度北至東北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 在過去1小時,昂坪、橫瀾島及塔門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89、77及67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115、89及84公里。
八號風球風向: 浪卡8號波 風力不似預期 天文台助理台長:預測工具有偏差 11月或再打風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尼格會在未來數天移向南海北部,靠近華南沿岸。 受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未來兩三日沿岸地區風勢頗大,海有湧浪;與尼格相關的外圍雨帶亦會在本周中期為該區帶來狂風驟雨。 天文台指,按照現時預測,尼格會在星期三(11月2日)稍後至星期四(11月3日)相當接近珠江口一帶,其強度會逐漸減弱,但與珠江口的距離及其減弱速度仍存在相當變數,市民應保持警覺,留意最新風暴消息。 天文台指,本港將由吹偏北風逐漸轉為吹東風,原本受遮蔽的地方可能會變得當風,本港風勢將進一步增強,天文台會考慮在正午12時至下午2時之間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天文台指在過去兩三小時,本港風力有所增強,離岸海域吹烈風,高地達暴風程度。 按照現時預測路徑,圓規會在明日(13日)凌晨最接近香港,在本港以南約400公里內掠過。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會至少在明早日出前維持,市民明早請留意最新天氣報告。 當尼格在澳門近距離登陸後,強度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時,氣象局仍會維持八號風球多一小時,作過渡改發三號風球,以避免立即改發較低信號影響社會正常運作。
八號風球風向: 風力最強的八號風球
2017年天鴿風災後,氣象局改以10分鐘平均風速作為發出熱帶氣旋信號的標準,與香港天文台看齊。 2022年颱風尼格,在八號風球生效期間,澳門所有站點十分鐘平均風力及一小時平均風力則沒有站點均沒有錄得強風風力。 在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期間,風力最高的友誼大橋(南)十分鐘平均風力只錄得52.2km/h;友誼大橋 (南) 一小時平均風力更只錄得43.3km/h,最大風力均在八號風球生效前約 八號風球風向 35小時錄得。
- 天文台料下周初天色好轉,乾燥的大陸氣流會在下周初為華南帶來普遍晴朗的天氣,下周一(11日)、二(12日)日間乾燥,早上稍涼。
- 在東北季候風及該熱帶低氣壓的共同效應下,廣東沿岸吹強風至烈風程度偏東風。
- 答:如超強颱風引致「極端情況」,例如公共交通服務嚴重受阻等、大規模停電、嚴重山泥傾瀉、廣泛地區水浸等,政府會視乎情況,決定是否發出「極端情況」公布。
- 雖然颱風襲港,但各網站仍正常運作,各IT 技術人員仍要維持數據中心伺服器的運作,確保一切正常。
- 圓規的外圍雨帶繼續影響廣東沿岸,相關的降雨可能令低窪地區水浸,市民應繼續防範水浸的風險。
- 我們一般是以它們中心的最高的風力來作比較,但實際從兩者的雷達圖亦可以看出端倪。
2012年熱帶風暴杜蘇芮是沒有改掛更高信號及其他風向信號情況下總計時間最短的八號風球,由6月30日上午3時半至清晨6時半懸掛八號東南風球,只維持了3小時的八號風球。 在2018年之後,澳門氣象局改為澳門境內任意一個站點的十分鐘平均風力預測持續達到63公里或以上,並且提前兩至四小時前作出預告表示改發八號風球,在發出八號風球後數小時後才逐漸達到烈風。 1973年3月24日起,由於五號至八號信號,均為代表烈風吹襲,所代表的風力相同,只是方向不同,但民間經常誤會是代表不同強度的風力,故跟隨香港天文台,五號至八號風球,分別改稱為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八號東南,一直沿用至今。 氣象局預料周二至周四在尼格與東北季風持續共同影響下,風勢將會增強,間中有驟雨。 另外,由於未來數日正值天文大潮,內港一帶於零晨至清晨時份有機會出現水浸情況,提醒巿民留意最新天氣資訊。 天文台預料尼格會進一步減弱,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維持的時間,會視乎尼格的減弱程度。
八號風球風向: 獅子山仍未最近本港
澳門氣象局凌晨1時指出,尼格集結在澳門東南偏南約790公里,預料隨後將緩慢向北移近華南沿岸。 八號風球風向 八號風球風向 八號風球風向 受東北季風補充的影響,今日日間仍有陽光及乾燥,雖然早上風力可能間中達6級,但預料晚間東北季風將進一步增強及南推,加上尼格逐漸移近,風勢會進一步增強,因此今日下午至晚間發出3號風球的機會偏高。 在上午4時,熱帶風暴尼格集結在天文台之西南偏西約50公里,預料向西北移動,時速約10公里,掠過香港南部水域,移向珠江口一帶。 受到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本港西南部仍然吹烈風。 自1992年的菲爾過後,在正面襲港的熱帶風暴中,只有1999年強烈熱帶風暴錦雯、2012年熱帶風暴杜蘇芮及2022年強烈熱帶風暴尼格正面吹襲香港時,才為香港海平面帶來短暫烈風。 而2017年熱帶風暴洛克橫過香港時,連強風也未能錄得。
圓規在下午5時集結在香港東南約470公里,預料本港平均風速每小時41至62公里。 圓規引致的風暴潮和大雨可能令低窪地區水浸,市民應做好防風防水浸措施。 社會福利署宣布,所有轄下福利服務單位、所有幼兒中心、提供課餘託管服務的中心、長者服務中心及包括庇護工場、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綜合職業訓練中心及展能中心在內的日間康復服務單位,將不會開放。 當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取消後,在天氣和情況許可下,各單位將會在兩個小時內恢復正常服務。 天文台表示,按照現時預測路徑,海高斯會在今晚至明早於香港西南約150公里內掠過。
八號風球風向: 熱帶氣旋登陸後才發出八號風球
其中於2008年颱風鸚鵡襲港期間的風暴消息內,翡翠台同步直播北京奧運男子乒乓球項目。 我們已為所有員工、承辦商和碼頭使用者制訂預防措施,在颱風訊號懸掛時保障各工作人員及碼頭使用者的安全。 去年九月山竹襲港,港鐵東鐵線截斷行車,多間巴士公司有限度服務,大批上班人群冒險返工,導致公共交通「立立亂」,打工仔則受困,被譏為香港版「屍殺列車」。 政府當時拒絕宣布停工,又堅稱互讓互諒更加適合香港,致民怨沸騰。 雖然電車及渡輪等交通服務在颱風中暫停,但港鐵及部份巴士線仍提供服務,接載有需要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