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 logo2025詳細攻略!(小編推薦)

「我們終於嚐到蛋糕上那層奶油的滋味!」國巨與奇力新董事長陳泰銘形容,經過多年的併購,國巨走入利基市場,過去看得到,吃不到的高階應用,如今已打通任督二脈,這回再拿下同集團專攻電感元件奇力新,三大被動元件:電阻、電容、電感,全部到齊。 國巨是台灣最大、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積層陶瓷電容(MLCC)供應商,在鉭電容與晶片電阻全球市占更居龍頭,產品廣泛用於筆電、遊戲機、手機、車用、通訊等領域,是電子業上游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其對市況看法,具有指標意義。 2018年,為加強大陸保護元件市場整體產品線和客戶佈局,以每股73元公開收購保護元件廠「君耀-KY」。

營收

這十位最高職位止於資深經理的員工,總計在2014年,累計以10.25元與13.5元,共執行14,380張,十人共拿出1.8億元認股。 年報未揭露他們個別認股股數,但若以平均計算,每人要拿出一千八百多萬元,以專員、資深專員等公司基層員工的薪水來看,並非是小數目。 國巨 logo 查看國巨年報公告的2013年與2014年紀錄,這兩年國巨執行員工認股權的前十大員工中,出現薛宗明、林保強、謝垂蓮、謝燈灴、黃玉娟等名字;年報僅揭露他們的職級,分別是管理師、專員、經理、資深專員等。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的長女陳少喬,原本也跟妹妹一樣是馬術高手,但5年前轉她熱愛的衝浪運動,只花了1年時間就變成衝浪國手,3年前就去參加世界衝浪錦標賽為台灣爭光,讓陳泰銘好生得意。 陳泰銘的雙胞胎女兒陳少喬、陳少曼姐妹不僅是國際頂尖運動選手,2人唸書也是學霸級,長女陳少喬還從馬術高手,變成衝浪高手,她還透露,爸爸第一次衝浪上手就是她教的。

國巨 logo: 電感

當時市場曾懷疑,國巨只是在既有的規模下吃到訂單,如今,國巨兵募齊了,有能力劍指世界第一的日本大廠。 陳泰銘說,這是很大的「質變」,常規品與特規品的差異,在他的定義,就是毛利率的差異,30%以下的歸類為常規品、35%以上,供給車用、工業、醫療、航太高階市場,有較高的平均銷售價格(ASP),才是真的能賺得到錢的地方。 本網站各類資訊報價由路孚特 REFINITIV 提供,台股與外匯部分為即時資訊,國際股市及指數資料為延遲15分鐘資訊。 據媒體報導,2018年陳泰銘將持有的豪宅「文華苑」九樓戶,以5.3億元現金,由原本持有的旭泰新轉賣給士亨興業,但兩家公司的代表人都是謝垂蓮。 也是2018年,文華苑超過6億元的13樓戶,同樣是由代表人為謝垂蓮的旭昌興所購入。

主要

國巨昨(17)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公告董事會通過辦理現金減資20%,每股退還股東2元現金。 國巨去年稅後淨利229.03億元,創歷史次高,每股純益46.46元,擬配發現金股利每股10元,加上現金減資退還每股2元,股東每股可領回12元,以昨日收盤價445.5計算,殖利率近2.2%。 不過根據2014年1月24日的重大訊息,國巨公告CIHL持有的海外可轉債已轉換為海外存託憑證及普通股。

國巨 logo: 晶片設備日商:中國已不再是世界工廠

另外,J.P.Morgan的報告中指出,他們不但對看好兩公司合併後的協同效應,也認為合併後,國巨的資本與營收成長,對於未來要繼續併購其他公司,立下更好的基礎。 國巨早期切入晶片電阻(R-chip),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合併普思、基美之後,電容家族到齊,鉭質電容排名世界第一、MLCC(積層陶瓷電容)第三,E cap(電解電容)、Film Cap(塑膠薄膜電容)也都有涉獵。 這已經是近7年來,陳泰銘第五次執行員工認股權憑證,取得遠低於市價的國巨股票。

新聞

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穩步復甦,5G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提升,加上電動車及汽車電子等應用帶動,國內的被動電子元件業產值再次突破700億元門檻達732億元,年増21.6%。 此外,2021年全球被動元件產值可望年成長約11.1%,產能擴充幅度約10%,需求年成長約15%。 由於被動元件產業有谷底回春之勢,加上國巨透過最新購併可穩坐全球前三大廠,龍頭廠的姿色必然有更多法人追蹤,可以預見,2020 年國巨仍會是台股焦點。 只是有了前車之鑑,尤其 2018 年造成股價崩盤的「前妻賣股」事件,到現在投資人仍對突然冒出來的利空訊息心有餘悸,對國巨也是「又愛又怕」。 投審會表示,國巨以16.4億美元(相當於492億台幣)收購基美間接投資美國KEMET CORPORATION(基美)股權,經投審會通過。 國巨今年陸續取得美、德及奧地利、中國發出之合併許可,目前估計第3季將完成收購。

國巨 logo: 核准變更資料

展望今年景氣,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23)日指出,「2023上半年是灰色、濛濛暗淡時刻」,他預計到夏天之後科技… 王淡如指出,由於利基品需求強勁,國巨在台灣、墨西哥都有擴產計畫,預計年底或明年初產線開始運作,並視市場需求況狀擴產,產能最多可增加25%。 近期大陸上海、蘇州、昆山等地因防疫封城,外資關注對電子供應鏈與國巨的衝擊。 國巨表示,旗下蘇州廠未受影響,維持正常運作,但昆山、上海靜默封城,導致部分客戶停工,物流交通也影響原物料供給及出貨延遲,因此整體來說,還是會受到影響,不過目前看起來有開始改善跡象,預期5月狀況有望緩解。 总部设于台北的跨国性被动组件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者全球员工超过6000人,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等26个国家设有市场行销通路、生产据点和研发中心,年营业额逾七亿美元。

科技

透過投資國創半導體及富鼎,提供客戶產品設計、製程產能、銷售通路等全方位解決方案。 公司產品主要區分為四部份,包括晶片電阻(R-CHIP)、積層陶瓷電容、晶片電感及其他產品如陶瓷天線及磁性材料等。 2021年產品營收比重:MLCC佔28%、晶片電阻佔17%、無線及進階電子元件佔15%、鉭質電容佔22%。 國巨公司成立於1977年,為全球領先的被動元件服務供應商,其生產及銷售據點涵蓋亞洲、歐洲及美洲,提供客戶「一次購足服務」,供應完整的電阻、電容、電感、變壓器、繼電器、天線、無線元件和電路保護元件等被動元件,以滿足客戶各種不同領域應用的需求。

國巨 logo: 中國若侵台 英政府:GDP掉2%、永久赤字2.1兆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 不過,國際局勢變化大,2020 年不會是好操作的一年,國巨既有景氣循環股波動大的特性,又有掌控訊息發表的影響力,說不準哪天突然又冒出個摸不著邊的新聞,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多? 2011 年他就曾率產業之先,聯合私募股權基金,打算公開收購國巨並下市,最後因投審會否決而破局。

這已經是近七年來,陳泰銘第五次執行員工認股權憑證,取得遠低於市價的國巨股票。 今年2月,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大幅增加持股達1720張,以3月23日國巨收盤價554元計算,價值高達9.5億元。 然而,陳泰銘並沒有拿出巨額買股,而是執行2014年國巨第4次發行的員工認股權憑證,根據國巨提供的資料顯示,陳泰銘的認股價格為38.9元,認股成本總計約為6690萬元,帳面利潤超過十倍。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 67 陳思 中國公務航空集團/環宇行(北京)航空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68 陳斯佳 中合集團 69 陳泰銘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70 陳天庸 上海京都置業有限公司、《經濟學家告訴你… 孫飛(中國企業海外發展中心主任) 曾任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團委書記、中國民族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總經理、…“前沿講座”特聘專家、國巨資本國際控股集團總裁、中國國際資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和… 國巨以成為世界最佳被動組件供貨商持續努力,並以「電子產業中的服務業」自勉,秉持著持續開發、運籌一次購足的整合性服務,提供客戶品質與成本最佳解決方案。

國巨 logo: 投資人新聞

華爾街股市先升後回,三大指數個別發展,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微升,納斯達克指數則倒跌。 油價先跌後反彈,紐約期油在80美元以上收市,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令市場失望,但沙特提高了銷往亞洲的輕質油售價。 因此就不難理解合併的理由,專精於製造電感奇力新,對國巨而言,猶如被動元件所有產品組合中,最後一塊拼圖。

市場

公司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晶片電阻(R-Chip)供應商、全球第一大鉭質電容供應商、全球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供應商,在全球有廣大的經銷點 – 公司目前有47個行銷/服務據點、40座生產基地、6座JIT即時發貨中心及20個研發中心。 2019 年 11 月國巨決定購併基美(KEMET),補足高階產品缺口,更重要的是,站穩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的地位後,國巨在產業的話語權變強,外資也不得不關注,連帶公司任何發言與新聞,對股價的影響力也更大。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去年宣布收購美商基美(Kemet),投審會今增開審查會議通過。 投審會表示,國巨以16.4億美元收購基美,實行後持股比例為100%,國巨成為全球第3大被動元件廠,可達成晶片電阻、 鉭質電容市佔第1,MLCC市佔第3,有助於擴大美歐市場能見度。

國巨 logo: 公司沿革

雖然目前中國有限電問題,但對國巨產生的直接影響並不大,但是對於客戶則會受到影響,也因此對國巨產生間接影響。 不過,雖然有所波動,在長期趨勢上,國巨過去已面臨質的轉變,此時絕對比過去30年來更強大、擁有更多資源。 陳泰銘提到,現在國巨在全球共有3萬名同仁、40個生產基地、20個研發中心、在25國中擁有47個銷售據點,如此龐大的規模也給國巨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國巨執行長王淡如談起對於併購的策略思維時提到,國巨有一個策略九宮格,若併購對象能進入這個九宮格中,代表一定有其綜效,以基美而言,國巨7成產品在亞太地區,而基美7成在歐、美、日等國家,因此為互補的關係。 另外,在併購基美時,陳泰銘說,當時與基美已認識15年,每年雙方都在談公司的發展策略,因此認為如果兩間公司有機會結合,也蠻符合公司的經營策略,因此在該公司時任CEO離職之時,就成為國巨併購基美的機會。

  • 不過,2020年併購基美的效益逐漸顯現,國巨毛利率又回升至40%以上,顯示朝高毛利率產品與利基市場前進的策略開始奏效。
  • 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穩步復甦,5G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提升,加上電動車及汽車電子等應用帶動,國內的被動電子元件業產值再次突破700億元門檻達732億元,年増21.6%。
  • 2018年1月3日,公司旗下電感廠「奇力新」合併電感廠「美磊」,並以發行新股的股份轉換方式取得美磊100%股權,股份轉換基準日暫訂2018年7月1日,轉換完成後,「美磊」將成為奇力新100%持股子公司,並於股份轉換基準日後終止上櫃和撤銷公開發行。
  • 對此,陳泰銘說,國巨總是能發揮併購的效率及綜效,像是2018年併購飛利浦被動元件部門,除了增加技術及產品線以外,也增加歐洲市場的能見度及通路,順利進入以前台灣廠商都進不去的歐洲高階市場。
  • 又如其產品線,國巨的電阻及其他產品為主要產品線,而基美則是以電容為主,因此也處於互補關係;而在應用端方面,國巨主要是「消費型」,基亞則在車用、軍用及工控等,剛好也與國巨互補,因此能夠發揮綜效。

國巨年報也顯示,旭昌興母公司是旭泰新(持股99%),而旭泰新則是陳泰銘前妻李慧真持股99%的公司。 痛定思痛的陳泰銘首先把國巨的產能大幅下降,原本市場需求還有產能的五成,他故意讓產能降到二成五,也就是說,客戶買不齊的貨就要從庫存中消化,一步步的從最終端的品牌客戶(如蘋果、惠普),到通路商的庫存都能因此消化,就這樣花了整整四個季度,終於去化全部庫存。 「從最高峰的170天,降到最近70天以下,現在更降到只剩不到50天。」日前陳泰銘公開表示。 受到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國際科技大廠掀起裁員潮,Google台灣也傳出在3月1日啟動裁員,恐逾180人遭到波及,Googl… 國巨強調,近年積極調整產品組合已有成效,目前集團於標準品業績比重約25%,利基品比重約75%。

國巨 logo: Google台灣恐裁逾180人、影響部門不明 公司回應了

」在國巨高雄大發廠動土典禮上,國巨董事長陳泰銘鬆口國巨未來動向,隨著普思、基美併購到位,再加上大發廠動工,世界級的新國巨艦隊儼然成形。 2020年下半年,國巨透過子公司國巨百慕達,斥資1,000萬美元,入股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該公司主要業務為電動車的設計開發,其經營團隊來自汽車產業,包括BMW、特斯拉、福特、現代等。 現在回頭看,前妻售股是崩盤訊號,但當時投資人其實出現兩種判斷,一種是轉帳換手,一種是出貨,如果對技術分析或產業動態沒有追得很緊的股東,確實有可能敗在此時,畢竟,彼時市場還在傳國巨每股盈餘將挑戰百元。 誰都沒想到國巨會是以這種新聞,讓一堆投資人高檔套牢;關鍵在於,到底是「換手」還是「出貨」,當下只有「前妻」才知道。 帶著爭議走過 2019 年前半場的國巨,從 2019 年 8 月除權息後最低價 203 元,又一路上漲到 2020 年初的 475 元,漲幅超過 1.3 倍。

  • 回到投資角度,從產業景氣循環、企業基本面、甚至陳泰銘個人的話題性,2020 年的國巨都是不會被忽略的角色。
  • 8月2日,國巨融資維持率下降至137.34%,斷頭賣壓已經開始浮現,很多小散戶之前在投顅老師的振臂高呼下,前仆後繼在高檔融資買進,如今是哀鴻遍野。
  • 因此,國巨就到市場上,告訴所有客戶只要到國戶下訂單,不需提前下訂單,該有的存貨也是由國巨自行備貨,客戶因而減少很多呆料的風險,靠著提供別人沒有服務,解決客戶長期以來的問題。
  • 國巨早期切入晶片電阻(R-chip),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合併普思、基美之後,電容家族到齊,鉭質電容排名世界第一、MLCC(積層陶瓷電容)第三,E cap(電解電容)、Film Cap(塑膠薄膜電容)也都有涉獵。
  • 雖然2018年,被動元件有一波超級大反彈,幾乎每個廠商都捧著現金要跟陳泰銘買貨,但沒想到美中貿易戰爆發,導致全球景氣急凍,產業上、中、下游全部積滿了庫存,也讓國巨從台股股后之位崩跌谷底。
  •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及執行長王淡如,日前應邀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所主持的《數字台灣》專訪,暢談國巨如何在30年來,從中小企業一路靠著創新、購併等發揮綜效,讓現在營收比起當年成長275倍之多,攀上世界級水準的顛峰之路。

透過購併基美與普思,剛好補足公司發展策略上最困難的部份,像是打入美國與日本的市場,由於基美旗下的Tokin公司,為以前NEC的子公司,因此透過Tokin的通路分布,國巨也順利進入一直想進軍的美、日高階市場,也藉由併購達成補足區域和應用面上的關鍵部分。 後來,國巨靠著這套即時發貨系統,在台灣的晶片電阻市場拿下市佔率逾7成的好成績,也成為單一產品的領導廠商。 當時,客戶跟日本下訂單時,還必須在交貨前4個月下訂,因此客戶還須有存貨規劃,但是,電子業變化太快,這樣的方式無法解決客戶的痛點。 因此,國巨就到市場上,告訴所有客戶只要到國戶下訂單,不需提前下訂單,該有的存貨也是由國巨自行備貨,客戶因而減少很多呆料的風險,靠著提供別人沒有服務,解決客戶長期以來的問題。 本公司之轉投資公司-Global Testing,94 年 8 月 24 日於新加坡交易所正式掛牌,為台灣第一家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的 IC 測試廠商。

國巨 logo: 併購、高雄新廠啟動 新國巨搶世界第一

台灣美光晶圓工會今天表示,美光要求工會澄清媒體報導內容,否則將對工會及工會幹部提告;工會為此提出3點聲明,呼籲美光在協商… 台積電去年營運繳出亮麗成績單,營收與獲利同創新高,每股純益達新台幣39.2元,員工薪資也隨著水漲船高,去年平均年薪突破3… 國巨強調,在大陸疫情變數仍大下,今年第3季市況還難以預測,但在併購奇力新協助擴大歐美通路的效益,下半年可望逐步顯現。 陳泰銘說明,鴻海積極發展車用業務,而國巨在車用高端市場的布局密密麻麻,像是未來鴻海會碰到的高溫噪音問題,國巨就可以分享技術給對方,相信雙方的策略合作,推估營運成長翻倍是很合理的數字。 國巨 logo 有周刊指關之琳和陳泰銘相戀6年,將在2014年情人節修成正果,他們上月初由雙方代表律師到台北中山户政事務所遞交結婚申請表格,2人雖沒親自到場,但依《民法》規定,若先在海外完成結婚程序,回台後可再補登或由第3人代辦補登。

國巨 logo: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2022年5月,公司宣布與鴻海集團共同參與國創半導體增資計畫,公司將持有國創增資後49%股權,鴻海集團則擁有51%股權。 另國創將以約29億元參與富鼎先進私募案,預計取得30%股權,成為富鼎先進最大股東。 國創半導體主要從事設計、開發、生產用於車用、資通訊、工控應用的類比IC與功率元件。

國巨 logo: CC X6S 0201 電容

陳泰銘表示購買基美時本益比約8到9倍,國巨長期評估約15到20倍,此收購案相當划算。 北京國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國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7年11月。 公司自成立以來,充分挖掘股東及管理層的背景資源、專業能力、公共關係網路等優勢,利用我公司在高科技等領域內的投融資…

當時他就指出,國巨收購基美後不僅穩居全球被動元件市場第三大地位,且汽車電子應用占比也會超過1成,不僅打入汽車領域,且能靠著基美曾併購日商TOKIN,讓國巨更進一步打入高地域性、高民族性的日本市場,取得進軍日本市場的門票。 看好電動車前景,公司於2020年12月透過參與HCAC方式,以每股10美元取得100萬股,間接投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Canoo(GOEV.US),HCAC與Canoo合併後可取得0.429%股權,此合併案預計2020年第4季完成。 2017年1月,公司旗下電感廠「奇力新」進行大整併,以1.33億歐元現金收購旗下孫公司磁性材料廠「飛磁」;並以股份轉換方式,取得本公司旗下「旺詮」100%股權,其換股比例為旺詮1股取得0.78股奇力新股份,合併後旺詮將下市。 國巨 logo 此外,奇力新亦透過孫公司以現金入資方式入主「湖南沅陵向華科技」49.9%股權。 除了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LED TV等產品供應鏈之外,公司生產之車用厚膜晶片電子以通過全球車界認證標準。

國巨 logo: 國巨股價重挫 電阻消息重擊被動元件廠

從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來看,謝垂蓮擔任董事長的旭泰新,其董事還包括陳泰銘與兒女陳少威、陳少喬。 根據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顯示,由謝垂蓮擔任代表人的公司就有四家,分別是旭泰新、旭昌興、士亨興業、昇泰興。 國巨在2007年與2014年各發行10萬張與4萬張的員工認股權憑證,在2012年之前,國巨取得員工認股權憑證者,都是副總經理級以上高階主管,直到2013年開始出現非高階經理人的名單。 因為他很清楚,這次被動元件產業春燕能夠再臨,全因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調整庫存,不看短期利益,全力讓產業回到正軌。 國巨2021年首度動用停牌機制,與旗下子公司奇力新連袂向證券交易所申請30日停牌,國巨集團內整併的臆測再起!

2019年 ,公司與美國基美公司KEMET(KEM.US)宣布,雙方達成最終協議,由國巨以每股27.2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基美所有已發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總交易金額約為16.4億美元。 同年12月,旗下「凱美」以14.64億元取得陶瓷基板廠商「同欣電」8.05%股權,未來雙方將規劃共同合作佈局第五代行動通訊、車用市場領域。 2018年1月3日,公司旗下電感廠「奇力新」合併電感廠「美磊」,並以發行新股的股份轉換方式取得美磊100%股權,股份轉換基準日暫訂2018年7月1日,轉換完成後,「美磊」將成為奇力新100%持股子公司,並於股份轉換基準日後終止上櫃和撤銷公開發行。 迄2021年,公司年產能分別為:晶片電阻器1,416,938百萬顆、MLCC 760,169百萬顆。 國巨公司於1993年10月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並於1994年9月在盧森堡證券交易所發行全球存託憑證 。

首先,最大的巧合不外乎陳泰銘(見首圖)前妻在股價登上 1,310 元天價後的第 5 個交易日,公布盤後轉讓 1.2 萬張持股,套現 120 億元,此後股價一瀉千里。 這位陳泰銘口中沒有投資背景的前妻,售股時機點抓得一級棒,是哪位高人指點就是個謎了。 從前例來看,該檔股價每次轉折點,其實都與公司發表訊息有關,就拿下列兩間公司訊息與股價的「謎樣巧合」來說。 2011年,为了庆祝公司成立40周年,星巴克推出了全新的lOGO,外圈的“星巴克咖啡”字样被移除,移除品牌名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这意味着星巴克已跻身于一线品牌,其LOGO就足以代表品牌名称了。

法人強調,國巨的高階特規產品受惠電動車、快充、5G及雲端設備需求上升,鉭質電容龍頭地位也強化國巨產品組合。 全年來看,由於大中華區需求在3月開始回溫,業界預期標準品產能利用率可望在第2季回升至七成以上,國巨今年的單季營收則從第1季逐步攀升至第3季達高峰,全年營收繼去年首度突破千億大關後,在合併奇力新助攻下,今年年增三成挑戰1,300億。 當時由於被動元件景氣不佳,加上國巨太多資金卡在業外投資,財務壓力讓陳泰銘喘不過氣,於是引進KKR認購2.3億美元海外可轉債,成為財務性投資人,2014年可轉債到期陸續轉換成股票後,KKR成為國巨近三成股權的大股東,比陳泰銘的股權還多。

就公司現階段訂單來看,主力利基品受惠歐美市場車用、工業、通訊等應用需求強勁,訂單出貨比(B/B值)維持1以上,訂單能見度在四至七個月不等,產能利用率維持九成高水準。 法人指出,當前車用、工控的被動元件需求依舊吃緊,鉭電交期拉長推升價格上漲,國巨特規品比重達75%,相較其他大中華區同業,在高階品領域有更好的優勢與機會,不僅可望推升今年的營運表現,明、後年獲利都有10-15%的成長。 國巨前四次瘦身讓股本輕盈,因前幾年被動元件等各項產品需求狂飆,基本面好轉帶動國巨股價,從不到10元的雞蛋水餃股,變成破千元的高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