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2年的第一天,我與同事祝願大家身體健康,新年進步! 去年的農曆大年初二,我撰寫網誌向各位介紹,以「活力無限」為設計主題的將軍澳連接路雙拱鋼橋即將運送抵港。 將藍隧道單車徑 特別的是,將軍澳跨灣大橋除了有行人道跟車道,也考慮到單車徑。
將藍隧道在九龍東設有兩個出入口,駕駛人士可以經油塘茶果嶺道的新迴旋處或連接東區海底隧道的新支路,直接進入藍田交匯處通往將藍隧道(附件一)。 全長約1.8公里的跨灣連接路,則是香港首條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及行人路的海上高架橋,有助分流車輛。 跨灣連接路主橋與南橋都是鋼拱橋,主橋採納「活力無限」的設計,呈現代表無限的符號「∞」。
將藍隧道單車徑: 行人道及單車徑
(記者 郭倩)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是全港首條「三合一」海上高架橋,同時具備行車道、單車徑和行人路,除了組成區內的沿海環迴單車徑,更設有觀景台讓市民俯仰整個將軍澳的海景。 將藍隧道單車徑 有區議員則指,單車道部分有斜度較大的路段,建議騎單車的市民下斜路時,落車手推單車經過。 運輸署表示,前往日出康城、將軍澳工業邨的駕駛者使用新路段較為快捷,若前往寶琳、坑口,則將軍澳隧道仍然較為方便。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大橋今日(11日)啟用,不少市民來大橋欣賞景色、跑步及踩單車。 有居民表示,從日出康城踩單車到調景嶺只需10分鐘,直言在橋上踩單車「好爽」,未來會帶區外朋友上橋觀光;也有家長帶同孩子前來,笑言行大橋為他們增添不錯的親子活動選擇。 2013年初,香港政府將會向香港立法會申請撥款,就將軍澳-藍田隧道作出詳細設計、走線及勘探等,預計工程最快於2016年啟動。
- 藍先生跟太太推著兒子由日出康城出發,他說大約用20分鐘才行畢大半路程,笑言雖然行大橋是不錯的親子活動,但行過想難免有些攰,「如果佢(兒子)大個就會好啲,自己踩單車。」他續指,大橋現時會成為地鐵以外,由日出康城到調景嶺的選項。
- 工程承建商為布依格土木工程,顧問公司為安誠—邁進聯營,合約總價為109.18億元。
- 以油麻地作起始,將途徑土瓜灣、啟德、九龍灣、觀塘、藍田、油塘,最終到達將軍澳,連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進出將軍澳東南部。
- 現時將軍澳居民經將軍澳隧道往九龍或港島,繁忙時間擠塞達半小時以上,將軍澳南的居民日後可改用將南隧道,而在坑口及寶琳等將軍澳北的居民,則可繼續使用將軍澳隧道。
- 居於日出康城的謝女士今早從屋宅踩單車出發,經過大橋來到近調景嶺的單車路,她直言在橋上踩單車、同時欣賞海景的感覺「好爽」,又指今日有太陽及微風相當舒服。
九巴亦指,對增設兩條新過海線表示歡迎,正與署方商討具體安排。 至於最終使用哪一條道路,署方指駕駛者可留意路面情況決定,當局會在區內增設多個行車時間顯示屏,方便駕駛者選擇適合路徑。 首先是公路,我們繼續在車上以iPhone播放4K影片,一如所料依然十分暢順。
將藍隧道單車徑: 通車滿月將藍隧道分流未達預期 運輸局指區內擠塞情況已顯著改善
路途上可以看到昔日大埔漁民建築的大王爺廟,䇄立在山上的慈山寺青銅觀音聖像,莊嚴沉實。 路程只需約一個半小時便完成,但想一覽大尾督水壩的美景,就要踩多九公里啦! 自認是經驗老手,不妨挑戰由大圍到大尾督,路線全長20公里。 土木工程拓展署聯同運輸署及警務處會於明日(十一月十五日)作進一步介紹,包括將藍隧道及跨灣連接路的工程資訊、通車的交通及公共運輸安排等。 市民如欲率先觀覽將藍隧道及跨灣連接路的面貌,可瀏覽附載短片。 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跨灣連接路)將於十二月十一日(星期日)通車,以完善運輸網絡,便利市民出行。
- 另一名市民施先生,由北角專程到將軍澳租用單車,準備駛過大橋。
- 作為體育迷,他分享大橋橋底下設有160米寬17米高航道,可容許奧運星級帆船通過,故他已不時幻想,下屆全國運動會可在大橋上觀戰。
- 他聽取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方學誠解說後,一行人乘坐巴士穿越隧道,參觀隧道連接1.8公里長的將軍澳跨灣大橋。
- 家長可以租借不同大小的單車,跟小朋友到小童區玩耍,放電兼享受家庭樂。
- 將藍公路開通後,能夠為往來將軍澳和觀塘以及東區海底隧道的車輛提供另一條主幹道路,以紓緩將軍澳隧道繁忙時間的擠塞情況。
- 運輸署今日(十二月七日)表示,藍田交匯處、將藍公路及環澳路(包括附屬單車徑及行人路)十二月十一日(星期日)上午八時啓用,市民請留意相關交通及公共運輸安排。
將軍澳藍田隧道,交通十分方便,駕駛人士可選擇使用跨灣連接路往返將軍澳東南部和調景嶺、將軍澳市中心。 或經將軍澳-藍田隧道往返九龍東及港島東,而無須行經環保大道或寶邑路,從而紓緩將軍澳區內和將軍澳隧道的交通壓力。 香港車友要常會發掘新的踩單車路線,而開通不久的屯赤隧道,便是最新興的踩單車好去處。 此條連接屯門及赤鱲角機場的交通幹道,不但坐擁望后石海濱的開闊美景,附近更有與跟單車徑連接,吸引許多單車愛好者前來朝聖。 有興趣者可先在屯門租單車,在湖山公園租車,然後沿蝴蝶灣公園及龍門路的單車徑前來,到時除可在公路上遠看屯赤隧道這新興基建,以及眺望青山及屯門市景致,更可踩車至最盡處的堤岸石壆,目睹珠江口船隻進出及對岸赤鱲角機場的飛機升降。 運輸署預計,屆時會有約三至四成原本使用將軍澳隧道的車輛,會轉用新隧道,可減輕將軍澳隧道擠塞問題。
將藍隧道單車徑: 將軍澳
另外,位於將軍澳海傍附近的至善街,亦有「宏興單車」可租用單車。 至於從康城站前往,由於附近有不少地方屬屋苑範圍,記者經B出口,即是「The LOHAS 康城」商場前往。 從港鐵站往商場,會到達商場的L3層,之後經過商場中庭一直直行,透過電動樓梯落下層,即是L2層,該層設有溜冰場,然後經「譽居」及「鼎王麻辣鍋」之間的出口離開商場。 甫出門,其實已是日出康城6期LP6外的迴旋處,並可見到跨灣大橋,向前直行便可到達,由康城站到達該處大約10分鐘。
跨灣大橋的設計和功能着重市民意見,羅世柏以大橋外觀「無限」設計為例解釋,「(大橋)保養好可用多於120年,如不好看,亦非好事。」他認為署方雖不能做到金碧輝煌,但仍希望做出受市民歡迎的基建。 將藍隧道單車徑 為增加大橋與將軍澳居民的聯繫,大橋將同時具備行車路、單車徑及行人路,其中高架橋上的單車徑將與沿將軍澳灣的單車徑連接,組成總長度約5公里的沿海單車環綫,連接將軍澳市中心、康城和工業區等地。 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大橋將於周日(11日)早上8時通車,其中跨灣大橋除了供汽車行駛,更為全港首條設有行車路、單車徑、行人路及觀景台的跨海大橋,勢將成為區內新景點。
將藍隧道單車徑: 將軍澳跨灣大橋12月通車 設單車徑行人道及觀景台
當局於2009年完成第一階段公眾參與及設計概念徵集活動,於2010年初制訂了6個大橋設計方案,其中4個為斜拉橋,其餘2個則為拱橋。 經過詳細分析公眾參與活動結果及技術評估,當局選定「活力無限」為跨灣連接路大橋的基礎設計方案,指出橋上主跨兩個向外傾斜的橋拱設計,呈現出代表無限的數學符號「∞」。 另一位將軍澳街坊李女士則跟丈夫來散步,她說以往都有閒時到海濱散步的習慣,期待大橋啟用已久,日後會多些來大橋散步。 跨灣大橋啟用後,橋上人流不絕,非常熱鬧,當中不乏當區居民,有小朋友踩著滑板車、跟父母同遊,也有居民帶同寵物來散步。 2020年下旬,正值COVID-19疫情第四波爆發,將藍隧道地盤先後兩度因爆發感染群組而停工,工友連同相關密切接觸者共79人確診。 土木工程拓展署原訂於2021年底完工,但受到疫情影響,須研究多項緩解措施,避免工程再度延誤。
所以,將軍澳跨灣大橋將成為香港第一條同時包含單車徑、行人道、車道的跨海大橋。 在政府的土木工程拓展署官方網站中,更可見政府為此橋配上「活力無限」名字。 包括「中九龍幹線」、「T2 將藍隧道單車徑 主幹路」、「將軍澳–藍田隧道」以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因此,六號幹線將成為一條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的東西方向高速公路。 將藍隧道單車徑 以油麻地作起始,將途徑土瓜灣、啟德、九龍灣、觀塘、藍田、油塘,最終到達將軍澳,連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進出將軍澳東南部。
將藍隧道單車徑: 將軍澳綫故障|張欣宇憂維修管理出問題 鐵路協會:同類2宗均在港發生
《香港01》亦有向布依格及其母公司香港寶嘉查詢,正待回覆。 特地從外區過來踩單車的陳先生和李先生,直指跨灣大橋非常吸引,因為香港沒有跨海的單車徑,周圍風景十分怡人。 另外,同樣由外區踏單車到來的劉先生稱,他於今早8時就來到跨灣大橋,感到非常興奮,以前只是去普通的單車徑,但跨灣大橋提供另一好選擇,「日後會繼續嚟(大橋)踩單車」。 踩完跨灣大橋,還有很多時間流連將軍澳忘返的話,不妨來個商場串遊,將軍澳各大商場都趁這段歡欣佳節,帶來很多活動節日給大家。 將軍澳站上三相連商場各有新招,首先是將軍澳廣場的「聖誕將軍出菜!」,以從建築地盤回收的竹材作原料,經重新設計、處理及紮作,變身為6米高竹製聖誕樹,既特別也充滿環保意識。
運輸及物流局日前宣布,「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隧道)以及連接隧道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將藍隧道及多座大樓已告完工,預計今年12月通車。 當時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提交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文件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將軍澳-藍田隧道「須在約2016年完成,以便應付將軍澳人口增長及工業發展所帶來的交通」。 運輸署今日(十二月七日)表示,藍田交匯處、將藍公路及環澳路(包括附屬單車徑及行人路)十二月十一日(星期日)上午八時啓用,市民請留意相關交通及公共運輸安排。 除了設有雙程雙線分隔車道外,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亦設有一條寬4米的單車徑和一條寬3.5米的行人路,以連接調景嶺和環保大道。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會連接現有的將軍澳海濱公園及將軍澳南海濱長廊的單車徑及行人設施,組成全長約5公里的單車環線及行人路。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行人路沿途設有三個觀景台,讓市民可以欣賞將軍澳灣及東邊水道的景色。
將藍隧道單車徑: 將藍隧道今早開通 跨灣大橋成景點 市民心情興奮
將軍澳—藍田隧道與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下月11日通車,早上繁忙時段往返日出康城和觀塘市中心,行車時間最多可縮減約20分鐘。 運輸署預期,三至四成現時行經將軍澳隧道的車輛將轉用新道路。 將藍隧道屬於6號幹線的東段,是一條連接將軍澳和東九龍、長約3.8公里的雙程雙線分隔車道,其中約2.2公里為隧道。 將藍隧道西面連接觀塘茶果嶺道、東區海底隧道,以及正在建造的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東面則接駁將軍澳寶順路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隧道兩端均設有交匯處,即東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旁的藍田交匯處,以及位於將軍澳海灣的將軍澳交滙處。 運輸署預計,將藍隧道開通後,約3至4成自將軍澳隧道的車輛將轉用新隧道,減輕將軍澳隧道擠塞問題。
想刺激一點,不妨去隔壁的滑板場或專為 BMX 單車手而設的單車場,挑戰自己。 負責興建跨灣連接路已有3年多,羅世柏看到工程接近完成,難掩心中愉悅。 作為體育迷,他分享大橋橋底下設有160米寬17米高航道,可容許奧運星級帆船通過,故他已不時幻想,下屆全國運動會可在大橋上觀戰。 作為跑步愛好者,他亦期望未來本港馬拉松賽事可將大橋加入路,而待未來大橋落成,他定必上橋緩跑一次,體驗一下自己的心血結晶。 運輸署會透過現場指示牌、可變訊息顯示屏、廣播系統及「香港出行易」應用程式,通知市民有關的交通管制措施。 除了從調景嶺站步行,將軍澳居民亦可從將軍澳站步行前往大橋位於調景嶺的入口,但路程稍長,記者從將軍澳站B1出口步行,橫過寶邑路,再沿着唐賢街行走,途中經過豪宅藍塘傲,大約需時10分鐘。
將藍隧道單車徑: 隧道歷史
將軍澳市中心往東隧的行車距離將由約7公里縮減至約4.2公里。 將藍隧道及跨灣連接路開通後,於早上繁忙時段往來日出康城和觀塘市中心的行車時間最多可減少約20分鐘。 由康城到將軍澳市中心,可經過將軍澳海上交匯處和跨灣大橋,路程約3公里,中途無燈位。 (星島日報報道)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將於下月十一日通車,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分別安排立法會議員及傳媒率先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