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在觀塘15大優點2025!專家建議咁做…

回收便利點為環境保護署社區新回收網絡「綠在區區」下的項目,遍佈全港十八區,設計簡約整潔,為市民帶來嶄新和便利的回收體驗。 「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兩個項目已分別於二○一五年五月及八月開始提供服務,目前整體運作良好,並逐步在支援社區回收方面取得成效。 兩個項目自落成啟用起已分別累計收集超過430公噸及330公噸可回收物。 在剛過去的一季,「綠在沙田」及「綠在東區」分別收到約80公噸的可回收物,以年率計每年約320公噸。

回收

綠在區區設有獎勵計劃,可以按回收物重量儲印仔,換取日用品,到訪數次都見到有人帶同印仔卡,似乎成效也不低呢。 【明報專訊】昨日(23日)是大年初二車公誕,大批市民到沙田車公廟祈福,全日約2.3萬人次進廟,較去年大年初二減逾一成。 因此,她再三強調,從大眾每天途經的屋苑回收箱著手改善回收設施,方能長遠維持成效;亦唯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配套,才是真正的環保。

綠在觀塘: 3 回收流動點

對於過往每個屋苑都有回收箱,現在卻要橫跨幾個街口,甚至乘車才能到達便利點,她認為這可說是回收網絡的退步;但當三色回收箱徒有其名已成事實,「綠在區區」至少能夠保證回收物會被妥善處理,也算是一大進步。 另外,他們還在逾百個回收設施匱乏的住宅範圍,以每週定時定點街站形式,設立「回收流動點」,令回收變得更加便利。 想知自己附近的「回收流動點」何時出沒,就要捕實相應的「綠在區區」Facebook專頁了。 便利點回收箱採用開放式收集口設計,方便大家投入大量回收物,並大致沿用「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綠玻璃」區別不同物品種類,算頗簡潔易明。 收集口下方還會列明「可回收」和「不接受」的物品款式,相信有效改善常見於街頭回收箱的錯誤棄置問題。 發現號水上活動中心位處風平浪靜的避風塘,非常適合初學者進行水上活動。

  • 兩個項目自落成啟用起已分別累計收集超過430公噸及330公噸可回收物。
  • 「綠在粉嶺」是全港首間樓上回收便利點,開設於附近屋苑居民恆常經過的天橋上。
  • 各個便利點就為此增設了「夜間自助回收箱」,務求全天候收集大家的回收物。
  • 由於營運團體未能證明該批紙包盒已按要求送往「喵坊」,署方會根據合約向營運團體採取行動,包括發警告、拒發放處理費和罰款等,並要求團體交報告提出改善措施。

(獨媒報導)環保署證實,綠在觀塘去年在收集3噸紙包飲品盒後,交予下游回收商碧瑤處理,但碧瑤未有將該批飲品盒轉交回收商「喵坊 Mil Mill」。 綠在觀塘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今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今次事件必然影響公眾對「綠在區區」的信心,促環保署徹查事件,並嚴懲犯錯的機構,包括禁止再投標政府合約。 環保署自今年七月起,在全港九區開展「綠綠收」服務,協助參與屋苑優化其現有回收設施,並協調「綠在區區」營辦團體及回收服務承辦商為有關屋苑提供一站式回收服務。 「綠綠收」重點收集各類低價值的可回收物,再交由下游回收商作妥善處理及循環再造,以提高市民參與乾淨回收的信心。

綠在觀塘: 「綠在觀塘」索賠 碧瑤:紙包盒「合法」售第三方處理

對於碧瑤未能履行有關協議把紙包飲品盒交予喵坊處理,並令一批紙包飲品盒下落不明,聲明形容事態嚴重,「綠在觀塘」深感遺憾,已要求碧瑤就此事件所引致的損失作出賠償,「綠在觀塘」亦已即時停止將廢紙和金屬交付予碧瑤處理。 「綠在粉嶺」是全港首間樓上回收便利點,開設於附近屋苑居民恆常經過的天橋上。 (圖片來源:綠在粉嶺)「綠在寨城」是首間樓高兩層的回收便利點,下層用以收集回收物,上層則是活動空間。

環保署日前證實,「綠在觀塘」去年4至12月收集到約3噸紙包飲品盒,交予廢紙的下游回收商碧瑤處理,但碧瑤未能確認及證明,該批飲品盒有按環保署批准條件,交付認可回收商喵坊處理,也未有提及出口往其他地方作回收用途。 【明報專訊】本報發現,去年4月至12月,約3噸由回收站「綠在觀塘」收集的紙包飲品盒,在交予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後,碧瑤未按承諾交往本地唯一認可的紙包飲品盒回收商「Mil Mill喵坊」(下稱喵坊),環保署亦不知其最終去向。 環團批評,外判商疑沒跟從合約,環保署亦「唔係好確定(紙包盒)去咗邊」,擔心打擊公眾對回收系統的信心,署方有責任監督紙包盒去向。 政府提倡惜物減廢的環保文化,推行「綠在區區」計劃,加強環保教育,並協助收集回收物料。 計劃覆蓋全港,在18區設點,由非牟利團體營運,其中沙田和港島東區項目兩年前率先投入服務,去年第四季回收物品各約80公噸。

綠在觀塘: 綠在觀塘

環保署期望項目正式開幕後,可以盡快達到「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兩個項目的成效,協助推廣「惜物、減廢」和「乾淨回收」的信息,令綠色生活紮根觀塘社區。 該署確認,根據「綠在觀塘」營辦團體的紀錄,自去年4月至12月合共收集約3噸紙包飲品盒,全部已交予碧瑤,但碧瑤轉交喵坊的數量及去向尚須確認及了解。 該署稱,碧瑤本月17日及19日曾回覆「綠在觀塘」營辦團體,表示收集的紙包飲品盒已交予「本地下游回收商」作分類處理,但未能確認及證明該批紙包飲品盒已交付喵坊處理,也未有提及出口送往其他地方作回收用途。 環保署已即時指示綠在觀塘營辦團體,停止將紙包飲品盒交付碧瑤,並必須立即送往喵坊。 署方會按營運合約採取相應跟進行動,包括發出警告或罰款等,並要求營辦團體提交報告,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環保署說,按合約要求,營辦團體須將回收物作簡單處理後,運送到認可下游回收商作妥善回收,否則違反營運合約。

父母大可放心讓孩子放電,玩家更可邊學邊 Chill 邊尋找觀塘沿岸新視角,輕鬆共享有益身心的親子運動觀光遊,和孩子一起提升抗逆力及增進肌力。 掌握基本技術後可到啟德明渠進行短途旅程,欣賞九龍灣一帶景色;進階者可划出避風塘,沿油塘、鯉魚門或將軍澳進行長途旅程,飽覽無敵維港天際線。 「綠在區區」已重新塑造形象,成為一個社區新的回收網絡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 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 的字首“G”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無處不在,“綠綠”無窮。 謝展寰(中)參觀在「綠在觀塘」舉行的回收嘉年華,把由塑膠樽蓋升級再造而成的塑膠牌掛上「環保共創牆」。

綠在觀塘: 回收飲品盒不知所終 「綠在觀塘」收集 碧瑤未交喵坊 環署:按合約採行動

同時是綠在沙田的營辦團體,配合機構在觀塘區開展社會服務超過六十年的豐富經驗,以辦好新項目。 綠在觀塘設於九龍灣常怡道及啟福道交界,重點提供物流支援,在社區上收集價值不高的可回收物料,送往合資格的回收商處理,轉廢為寶。 此外亦會在社區建構合作平台加強環保教育,舉辦各類環保教育活動,讓市民參與。 「綠在觀塘」設於九龍灣常怡道及啟福道交界,除指定日期外,設施每日早上八時至晚上八時向公眾開放。 於正式開幕前,「綠在觀塘」已率先參與支援「送舊回收迎新歲」活動,為參與的屋苑提供舊電器回收服務,其間收集的舊電器共逾七公噸,作重用或循環再造。 同時,「綠在觀塘」和其他「綠在區區」項目今年亦有參與支援收集年宵市場剩餘物資,提供暫存空間及協助把有用的物資轉贈有需要的巿民。

市民

傳媒連日報道事件,網民亦繼續在「綠在觀塘」的facebook留言,質疑「綠在觀塘」無盡監察責任。 該署續稱,已要求營辦團體就此事件提交報告,以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並提出改善措施確保所收集的回收物得到妥善處理。 綠在觀塘 綠在觀塘 署方會加強監察各營辦團體將各項回收物送往下游回收商的情況,「綠在區區」所有回收設施的營辦團體過去均滿足合約要求。 根據環保署與「綠在區區」營辦團體簽訂的營運合約要求,所有營辦團體須將收集到的回收物作簡單處理後,運送到該署認可的下游回收商作妥善回收,否則違反營運合約。 由2015年起,環保署以公開招標方式委聘非牟利團體營辦「回收環保站」(前稱為「綠在區區」)。 「回收環保站」透過不同的回收計劃和教育活動,積極聯繫區內屋苑和物業管理公司,建立服務網絡,並在區內設立回收流動點,派出回收車支援區內收集可回收物。

綠在觀塘: 綠在觀塘3噸紙包盒交碧瑤不知去向 環保署指示營辦商須直接交予喵坊

不過,不時在Instagram教導網民分辨常見塑膠物品類別的她,曾經聽聞有些便利點分有1、2、4、5、6、7號膠收集箱,有些就只以「膠樽」和「其他塑膠」分類。 本地環保知識網誌wanbo_hk主理人就指,身邊朋友、網民大多贊同「綠在區區」比舊有回收設施更有系統,便利點內外企理乾淨,不再「似垃圾站」,的確是最能直接吸引大眾實踐環保的誘因。 共享空間(圖片來源:綠在田灣)多功能活動室(圖片來源:綠在上環)為了吸引更多大眾養成回收廢物的習慣,「綠在區區」最近還推出了積分卡計劃;大家只要提交兩公斤以上的回收物,就可以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個別回收便利點新開張時期內只需一公斤)。

他認為,環保署可按相關數據、單據作核對,從中找出有問題的環節,以釐清責任。 「綠在區區 全城回收月」是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舉辦的大型推廣活動,由今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舉行。 市民於活動期間到環保署「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提交八種指定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容器、四電一腦、小型電器、慳電膽及光管和充電池,可通過「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獲取六倍積分,更快捷地累積足夠積分兌換心儀禮品。 「綠在區區」現時設有11個「回收環保站」、32間「回收便利點」和超過120個以定時定點街站模式運作的「回收流動點」,方便市民進行分類回收。 綠在觀塘 本會主席趙世存先生表示綠在觀塘至今服務數個月,在區內已建立92個回收點,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必定能善用服務觀塘超過60年的地區經驗,在社區建立回收支援系統,繼續動員社會人士在區內推廣惜物減廢和乾淨回收的工作,讓綠色生活紮根觀塘。

綠在觀塘: 回收環保站 資訊專頁及地址

「綠在沙田」和「綠在東區」早於2015年投入服務,已見成效,去年第四季各收集到可回收物約80公噸;以年率計,即每年約320公噸。 匡智會服務主任嚴日強說,這些人員日常接收市民交來的回收物,並在街站宣傳推廣,工作與健全人士無異;這對市民參加環保有鼓勵作用。 綠在觀塘 而當局加強回收配套配合今年實施垃圾徵費,早前就指定垃圾袋製造合約招標,因標價高於預期而取消。 謝展寰指會取消部分條款,重新招標,包括取消在香港設廠須有30日膠袋儲存量的要求及降低膠袋回收物料比例,有信心降低標價,如期今年實施垃圾徵費,會著重宣傳教育。 此外,活動更推出主題曲及音樂視頻《掉嘢唔亂揼》,以輕鬆的手法帶出乾淨回收「其實好易」的信息,鼓勵市民多行一步,融入減廢回收綠色生活。

  • 就算並非要買新「四電一腦」,也可以使用這個回收服務,經收集的舊電器將送交下游的循環再造商跟進處理。
  • 環保署期望引入新的回收體驗,進一步鼓勵市民善用「綠在區區」的設施。
  • 【明報專訊】本報周二報道,約3噸「綠在觀塘」收集的紙包飲品盒,交予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後,碧瑤未按承諾交往本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機構「Mil Mill喵坊」(下稱喵坊)。
  • 「食德好」於全港設立超過20個賀年禮盒及食物公眾回收點,回收後將轉贈到有需要的基層市民手上️轉廢為愛。

「喵坊」本月初在facebook交代去年下半年各「綠在區區」的紙包飲品盒回收量,只有「綠在觀塘」的數量是0(見圖)。 「綠在觀塘」的營運團體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回覆稱,合約規定受訪須環保署批准,已交資料予署方一併回覆。 環保署回覆本報確認,根據營運合約,所有「綠在區區」營辦團體須將收集到的回收物作簡單處理後,運送到署方認可的下游回收商妥善回收,就紙包飲品盒而言,喵坊是唯一認可下游回收商。 環保署表示,碧瑤於本月17日回覆「綠在觀塘」稱會將紙包飲品盒交予下游回收商分類處理。 綠在觀塘 署方指出,碧瑤回覆無確認及證明該批紙包飲品盒已交付喵坊處理,亦未有提及出口送往其他地方作回收用途。 自去年4至12月,「綠在觀塘」收集約3噸紙包飲品盒,並交予碧瑤,而碧瑤轉交下游回收商的數量,有待營辦團體向碧瑤確認。

綠在觀塘: CFSC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為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綠在觀塘」日後會把各項回收物直接交予環保署認可的下游回收商,不會再把回收物交予第三方付運,以確保回收物的妥善運送。 去年4月前,「綠在觀塘」一直將紙包飲品盒直接交予喵坊處理,但喵坊會另收運輸費用。 其後自4月起,碧瑤成為「綠在觀塘」金屬和廢紙的下游回收商,碧瑤向「綠在觀塘」稱可不另收運輸費,一併收集紙包飲品盒,並送往喵坊處理。

明報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去年九月經公開招標,委聘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營辦「綠在觀塘」,為期三年。 黃錦星表示,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在觀塘區開展社會服務有逾六十年的豐富經驗,有信心他們能使新項目營運順暢。 全港約有40個「綠在區區」回收點,當中僅得「綠在觀塘」與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合作,將所收集到的紙包飲品盒經由碧瑤轉交喵坊,而其他「綠在區區」的回收點均是直接將紙包飲品盒交予喵坊。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稱,事件仍在調查中,但已按合約向「綠在觀塘」發出警告及懲罰,惟該3噸紙包飲品盒的下落仍未有進一步消息。 謝又表示,事件並非普遍,全港除「綠在觀塘」外的「綠在區區」回收點,均是直接將飲品盒交予本地唯一認可的紙包飲品盒回收商「Mil Mill喵坊」。 「綠在觀塘」去年4至12月收集3噸紙包飲品盒,交給廢物處理承辦商碧瑤再轉交全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商「喵坊Mil Mill」處理,惟喵坊稱從未收到該批紙包盒。

綠在觀塘: 回收途經二:環保署的電腦、舊電器、通訊產品回收計劃

今午(19日)6時許,一名女童於協和街301號華峰園寓所高處墮下,倒臥大廈對開地面,保安發現報案。 廢膠是所有回收物中最經常接觸到的一種,可是很多人都不知到自從2018年的「三紙兩膠」之後,你家樓下的三色箱已經不再收膠樽以外的膠。。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本港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宗確診,政府分階段推出多項防疫措施,對社會各界包括旅遊、零售、醫療、安老業界帶來… 綠活地圖 wherevergreen 為一以地區為本的資訊平台,助你分享與搜尋綠活地點、活動和故事,實踐綠色生活。

綠在觀塘: 環保回收(8)賀年食品回收大募集:FOOD-CO

【Now新聞台】本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商「喵坊」,去年下半年接收綠在觀塘紙包盒回收量是零。 環保署指相關回收商及營運團體,未能證明該批紙包盒已按要求送往「喵坊」,會根據合約採取行動。 環保署回覆傳媒查詢時就指,綠在觀塘營辦團體自去年4月前,一直將紙包飲品盒交給喵坊處理,喵坊會另外收取運輸費用。 而自去年4月起,碧瑤向綠在觀塘營辦團體稱,可以一併收集紙包飲品盒而不另收費用,營辦團體為節省運輸成本,遂更改下游回收商並獲署方批准,即由碧瑤轉交喵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