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上路站相對元朗站更接近市區,加上北環線有助日後打通與新界東的連繫,該站旁的新盤絕對值得期待。 北環線是「鐵路發展策略2014」其中一個鐵路方案,港鐵建議分兩期發展,首期於落馬洲支線上增設古洞站,第二期是錦上路站及古洞站之間的北環線主線,全長預計10.7公里,中途設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三個站。 凹頭站位置 預計首期於2023年動工,2027年竣工,而第二期則估計在2025年興建,2034年落成,過程歷時十多年。
(2)「設站」與「客流量」是雞同蛋的關係,設站於一個新開發區,提供了機遇讓鐵路站上蓋及其周邊地域成為新開發的節點,加以規劃住屋及配套設施後,自然帶來新增人口,新增人口帶來鐵路的客流量。 當地居民不接受可以理解,他們原先預期港鐵東西線透過連接古洞及錦上路站而接通,為沿線三個站周邊地區居民帶來交通便利,如今顧問的新建議令居民由得變失,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顧問報告解釋,新發展區的進度、密度和人口是決定北環線客流量的關鍵,有足夠客流量才能令一個鐵路項目合乎成本效益。 2019年6月,皇崗口岸臨時旅檢場地建設項目開工,皇崗口岸重建正式啟動。
凹頭站位置: 北環線|五車站位置曝光 預留走線通錦上路以南、坪輋及深圳皇崗
鬧鬼之說就好難證實,但部分路軌(今天的路基)被留下,原因是走線是官地,特別是禾坑至石涌凹一段,因為遠離了沙頭角公路,因此避過發展,結果被保留了。 由於展線鋪在山邊,大部分至今天仍是官地,一百年來沒有發展,因此今天沙頭角支線的路基、橋躉等遺蹟都保存在這段展線裏。 那是靈愛小學的一篇,是機遇和巧合加上有師兄師姐分享資料,加上有走過當天李鄭肖珍的草籚,才以決定用文字記錄下來,現時相信沒有一個讀靈愛小學的學生知道創校的故事了,包括我一年前的我。
黃指出,擬議項目可達到「職住平衡」、「重塑環境」及「支持再工業化」的三贏局面,配合鐵路發展釋放土地潛力,為未來新田科技城工作人口建設家園。 上述地盤佔地約211.4萬方呎,地盤北部現借出為潭尾方艙社區隔離設施,中間部分為冠珍醬園,南面目前為露天貨倉。 凹頭站位置 新地規劃總監黃舜浣表示,已與冠珍醬園業主達成共識,將進行土地整合,醬油廠房位置將與南端的露天貨倉對調,集團會負責興建新廠房,目前的舊廠房及隔離設施位置將作住宅發展。 2014年9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正式落實興建北環綫,初步預計將於2018年動工,2023年通車。
凹頭站位置: 連接港鐵東西線
當局於沿線的新田、牛潭尾、凹頭附近,物色到約90公頃房屋用地,黃說,「在沒有北環線的情景下是無法實現的。」早前政府消息指,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可分別提供45、13及32公頃建屋用地。 擬建的北環綫將建於古洞站及錦上路站之間,連接東鐵綫及屯馬綫,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興建三個中途站。 擬建的北環綫將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完善新界東西的鐵路連接,並有助釋放沿綫土地的發展潛力,帶動香港的長遠發展。 我們除了會建造大家較為熟悉的鐵路設施如車站、隧道和列車路軌外,亦會按法定要求、營運需要和鐵路發展計劃,在沿綫附近區域規劃、設計及建造新鐵路附屬設施、擴建現有鐵路設施及進行相關的備置工程。 惟他指,將鐵路站建於地底,據過往的經驗,價錢亦會大增三倍,致興建鐵路成本大增。
列車將採用與現時屯馬綫列車相容的設計,初期六卡編組,最終八卡編組。 凹頭站位置 此談判過程將會與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程序同步進行,過程中政府會連同獨立顧問仔細及嚴謹地審查項目的建造和營運成本。 要求九鐵公司於當時正施工的九龍南綫工程中進行保護措施,以確保日後建設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技術可行性。
凹頭站位置: 九龍城寨「三不管地帶」 清拆前一遊!
而北環綫支綫則由新田站向北延伸,經洲頭站前往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後,再接入重置後的深圳皇崗口岸之地下預留位置,並以一地兩檢形式與深圳通關。 牛潭尾位於東元朗新田鄉郊區,又名攸潭美,命名自附近的攸潭美村。 當初村民興建村內小學時,為了令校名更文雅,將校名內的地方名由牛潭尾改為攸潭美,村名也因此而改變。
元朗官立小學於1904年創立,至今已經有過百年歷史,昔日的外觀屬紅磚屋格調,現在外牆掃上白色。 而元朗公立中學於1964年落成,由鄉紳集資興建,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中學。 元朗公立中學的凹頭原址前身是元朗凹頭警署,建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有大量英軍駐守,代表英國正式接管新界,現為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的所在地。 「凹頭」亦寫作「坳頭」,而「凹頭」中的「凹」則依古時讀音讀作「坳」,因為凹頭地理位置屬於山坳。 是香港發源地第二高的河流,幹流從大帽山西北面的山坡一直流過錦田平原及南生圍,最後匯合山貝河流入后海灣。 「旅港大長隴鄉萃煥堂」乃潮州普寧大長隴鄉陳氏族人,奉秋月陳公為始祖。
凹頭站位置: 屯門南延線及洪水橋站
他說,政府會敦促港鐵公司加快步伐,務求縮短施工時間,令市民及早受惠。 雖然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網已經交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50年,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2008年年報中亦有繪出北環綫之路線,但是由於香港政府沒有表態,北環綫的處理也沒有包括在兩鐵合併的內容中,所以就興建計劃沒有確實的結果。 近年,北環綫與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合併為一個項目進行研究,在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共用通道方案」下,高速鐵路列車將會行經北環綫錦上路至洲頭附近一段的路軌;然而共用通道方案在2007年8月香港政府決定採用「專用通道方案」的同時被否決。 東鐵綫落馬洲支綫及屯馬綫錦上路站已經預留了設施以作伸延之用至今。 九鐵決定大幅縮減北環線規模,部份路段將改以單軌雙線行車,不會有列車直接由西鐵駛往東鐵上水站。
- 2021年10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因應《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北環綫主綫將由古洞站向東延伸,並預計增設「羅湖南」、「文錦渡」、「老鼠嶺」、「香園圍」、「打鼓嶺」、「坪輋」、「皇后山」及「安樂村」共八個車站。
- 當中錦上路以南擴建支線計劃過去從未曝光,而該區暫未見政府公布發展項目。
- 新田站的位置,以及規劃為住宅用地的範圍,碰巧座落於兩大地產商新鴻基與置地公司合作的石湖墟住宅項目內。
- 政府在北環線沿線物色到總面積約90公頃的房屋用地,相當於四個太古城,正陸續進行研究,預期可帶來超過70 000個房屋單位。
北環線途經的位置,包括濕地緩衝區等,生態價值較高的地區,同時附近一帶亦為候鳥飛行路線,港鐵稱,為減少營運期間產生的噪音,主要的可行措施包括設置隔音屏障、半密封式隔音罩及全密封式隔音罩,設置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台及大堂。 梁振英於2017年的《施政報告》曾提出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曾委託房協研究大欖郊野公園邊陲作房屋用途,有關選址正正位於錦上路站以南,當時的研究預計在2019年底完成基線研究,但政府在2019年上旬叫停研究。 時任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曾指,當時處於實地視察生態情況階段,未展開公眾參與。 古洞站屬北環線一期工程,將較早於2027年建成,早前已公布會是地底車站。 至於其餘4個站,文件表示,要在進一步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後,才能落實是地面或地下車站,但指出為處理嘈音問題,車站會採用附空氣調節的全密封式車站月台及大堂。 古洞北新發展區在全面發展後,將容納合共 人口和33 300個職位。
凹頭站位置: 遊廢棄鐵路 + 公路 — 舊京廣鐵路、梅樂公路、桂坑尾瑤寨
此外,該項目亦會提供約15.02萬方呎非住宅樓面,包括約7.3萬方呎商業樓面作零售及餐飲用途,而整個地盤的東北角落,將設有3幢建築物作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包括長者鄰舍中心、安老院、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幼兒中心,營造長幼共融和諧社區。 凹頭站位置 由於距計劃竣工長達14年以上,要入手沿線物業,樓齡及位置皆是重點。 古洞站將最先落成,而錦上路站更存在已久,惟前者目前物業供應以洋房及獨立屋為主,包括天巒及歐意花園,選擇有限。 早前參加一個政府就「鐵路發展策略2000」的諮詢會,與會者大部分是受影響新界地區居民代表,以及專業人士,大家都對港府未來發展鐵路集體運輸系統,在大前提上是支持的,當中尤其在荃灣往屯門之間的沿海鐵路線,更獲得與會者明確表態贊成。 港鐵指,根據其西鐵綫及馬鐵綫之環評,採用適當的軌道設計,可以紓緩由地層傳導噪音,所以並不預期項目將有不良的地層傳導噪音影響。
由於青山公路通往朗善邨的友善街,以及毗鄰朗善邨的友全街的路面設計並不適宜專營巴士運作。 居民如需使用巴士服務,可步行到青山公路近東成里的巴士站,乘搭途經青山公路多條巴士路線前往不同地點。 此外,該公司及有關人士持有的元朗錦綉花園以東一幅用地發展低密度住宅發展,擬建106座洋房,而發展商最新再提交發展方案,當中包括原來的佈局外,申請人再加入2個設計,包括設立單車亭和食肆等。 同時,新地吼準新界西的酒店前景,亦積極在區內部署發展新型酒店。
凹頭站位置: 巴士站位數目
同時亦提出了增設北環線支線,由新田站出發,沿途增設「洲頭」、「港深創科園」及「皇崗」共三個車站。 北環綫將連接東鐵綫和屯馬綫,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縮短車程時間。 北環綫亦將為一些現時主要依靠路面交通工具的地區帶來便捷的鐵路服務,為新界居民及乘客提供更多出行的路綫選擇來往各區,有助疏導新界東北的鐵路客流及減輕路面交通負荷;更能促進跨境人口流動,尤其方便新界西居民使用東鐵綫的跨境鐵路服務過境。 經初步評估及仔細考慮各項因素,同時為積極回應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北環綫項目正採用可持續的地底鐵路走綫方案為基礎作進一步技術研究及進行走綫設計。 比起地面走綫,採用地底走綫可為未來沿綫社區的地面空間發展預留更多彈性,對周邊自然生態的影響亦相對較少及短暫。 凹頭站位置 東鐵綫古洞站將設於落馬洲站及上水站之間,位處現時馬草壟路與河上鄉路之交界,即未來古洞北新發展區的市中心。
不過,我探訪幾戶村民,他們的先輩都是沙頭角鐵路的乘客,自小就聽說鐵路的故事。 凹頭站位置 村民指,這兩座水塔建於約四十至五十年代,是灌溉農田之用,與沙頭角鐵路無關。 他們補充,當年禾坑站位置上方山上有儲水池,收集山水後供應蒸汽火車頭使用,但今天水池已不復見。
凹頭站位置: 車站數目
錦上路站至洲頭站一段與廣深港高速鐵路共軌(「共用軌道方案」),擬建的港口鐵路綫亦曾建議與本綫共軌。。 由香港鐵路網 HKRail.NET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凹頭站位置 授權條款釋出。 北環綫令沿綫地區潛力大增,附近20個住宅項目有望加快落實,共提供逾1.75萬伙;當中以恒地(00012)、新地(00016)最受惠。 另一方面,新地早前向城規會申請「縮則」的上水古洞地皮,以提供1147伙的住宅項目,在公眾諮詢期間暫收到318份意見,當中八成意見表示支持。 申請人指出,近年由廣東省及深圳來港消費旅客增加,是次申請的地盤距離西鐵元朗站約1公里,加上擁有接近過境口岸的地理優勢,且區內最近數年亦有不少規劃及將有多個新盤落成,具有改為商業及旅遊業相關發展潛力。
陳帆局長說,古洞站落成後,將便利區內居民使用鐵路運輸系統,減少出行所需時間。 目前在繁忙時段,由古洞北前往上水站的路面車程需約15分鐘,當古洞站建成後,當區居民以鐵路前往上水站,預料只需三分鐘。 香港現時一年的房屋需求約43 000個單位,70 000個單位大約是我們20個月的需求,而當中會以70:30公私營房屋比例作為規劃目標。
凹頭站位置: 鐵路藍圖(三): 北環線接通東西鐵 元朗北潛力增
另一戶年紀較大,他不單確認禾坑站,也說出讓對頭火車經過的側線的位置,也記憶小時候在車站遺址執路釘。 當時火車時速約每小時二十公里,走畢全程約五十五分鐘,算一算,火車起碼能夠走接近二十公里,比支線的十一點七公里多。 現時廣為人知的遺蹟是孔嶺站,不過「係人都知」嘅孔嶺站當然不是本文的焦點;我走上當年鐵路走線,尋找鮮為人知的遺蹟。 今天元朗人把紅毛橋這段道路統稱為「青山公路潭尾段道路」,開始淡忘「紅毛橋」這個英國殖民地時代的名字,當然也再沒有人叫它「狐狸過水橋」了。 橫越錦田河時,必須經過一條凹頭橋,其實我自小學時代每日乘校巴經過這條橋,當時還是舊橋墩,橋身較窄兩旁建有石圍欄。
凹頭站位置: 設計
政府預計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21年下半年展開勘查研究。 新校課室不敷用,學校於1953年進行擴建工程,於學校兩翼增建課室六間。 對於凹頭這兩棵「古樹名木」大樹,令人想起 1898年英國接管新界遇到反抗,港英政府隨即於大埔、元朗凹頭及屏山三處地方皆建立警署派兵駐守,以作鎮壓新界村民,而凹頭警署剛好位於八鄉和十八鄉主要交界處,就在凹頭這兩棵名木附近。 凹頭站位置 走線長十一點七公里,初期稱為「粉嶺支線」,通車初期從粉嶺至石涌凹,翌年才通至沙頭角。 通車初期有粉嶺、龍躍頭、孔嶺、禾坑、石涌凹及沙頭角共六個車站,一九一六年增加「隨意站」— 由於鐵路以兩英尺窄軌規格建造,因此車速不高,乘客可以隨時「叫落」或「截車」,不局限在車站上落。 香港電車曾經實行「隨意站」,現今仍有「隨意站」的有馬來西亞的山區鐵路(米軌)和著名的阿拉斯加鐵路(標準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