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指今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受移民潮影響,以往高不可攀的龍頭學校競爭不如昔日激烈,家們長的選校態度更為進取,即睇多個熱門地區,包括41區九龍城區、11區中西區等的實際收生數字,而傳統名校喇沙小學今年亦錄得有超收 。 除了傳統名校,北區元朗、天水圍(73區校網)都有超收情況,較明顯的有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原本該校的自行分配學位只有50個,最終取錄82個,將於統一派位學額中分配32個學位。 觀塘區(48區校網)收狀況更為嚴重,共有11間學校的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
難度:需擁有相同籍貫,如惠州同鄉會的會員,必須是惠州同鄉,繳交會費後要再等半年至一年才能確認是否成功獲得會籍,並要定期參加屬會活動。 必須填寫中、英文姓名,填寫的中、英文姓名必須與香港出世紙或身份證明文件上的完全一樣,英文須用正楷填寫。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自主保6」設有5、10或20年續保年期,而在每個續保年期7內,保費率8均為平衡及保證維持不變。 「自主保」更提供享悅人生增值保障選項9,讓您可在55歲10或之前可於重要人生里程碑增加投保額,例如買入住宅物業、結婚、子女誕生等,助您籌劃未來。 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各大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熱的文章、專欄及影片。 20分的話屬於「擲界」的保險線,建議家長仍需比較謹慎地選校,盡量考慮一些優質的次熱學校,以提高成功率。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世襲生侵佔統一派位額?
但籍此一提,學位一經註冊後,學生將不會再參加統一派位。 因此,家長在申請前必須要審慎考慮清楚,才作選校的決定。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在兩個情況之下,申請學童必然會被取錄,亦即「必收生」。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此類學校的小一班級,可自行向這些學校申請。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一般每年9 月中開始,家長需自行到心儀小學遞交申請表。 學校會於11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月左右公佈取錄名單,獲取錄學生需要在指定日期內,到小學辦理註冊手續,才能保留學位。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證明文件
如果父母是小學畢業生,要得到甲類第4項的10分,就要提交畢業證書以證明身份。 由於小學規定要取錄所有的「必收生」,所以當人數多於預留的30%時,小學就會用統一派位的名額補上,這就稱為「超收」。
- 至於為配合「智慧政府」策略,教育局明年起分階段將小一入學申請電子化,當局鼓勵家長及早登記使用「智方便+」,使用更方便快捷的服務,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 而且,剩下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這大大減少了申請的激烈率。
- 另外,部分基督教學校亦同時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只要持有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的領洗紙,就可獲5 分宗教分,包括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
- 這類學童會在錄取所有「世襲生」後再作分配,因此佔學校總學額20%至50%不等,視乎該校「世襲生」數量,不過仍必須佔最少20%。
- 家長只可為子女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如被教育局發現申請多於一間,其自行分配學位的所有申請將會被作廢。
- 而這50個自行分配的學位,又會再根據「世襲」(即「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必收生)及「計分」制而分派學位,在教育局的指引中,規定「世襲」佔全部小一學位的30%,而「計分」則佔20%。
- 如果自己立定決心1、1、1,就揀心儀學校是在住址的校網內。
請在甲類條件及乙類條件各選一項,便會知道你子女所得的分數。 如果申請學童的父/母在該小學就職,或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小學必須無條件取錄這類學生。 除本地小學課程外,有意入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們需注意,不同學校的班級結構可能有別於本地小學,特別是部分國際學校的一年級年齡為五歲,而開學日期也不一定在九月,如有需要建議家長要及早向有關學校諮詢。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統稱「官津小學」,佔整體學校約九成),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能在這階段成功獲取錄,關鍵在於你所申請的小學的競爭率,及和你一起競爭的學生是不是比你較有優勢。 幼稚園會在9月向K3家長派發「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及「小一入學資料單張」,家長也可到各區民政事務處或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及學位分配組,索取文件。
所有申請都要個別向有關小學報名,一般會由前一年四月至十月進行,家長需密切留意心儀小學的報名日期及遞交資料。 由於香港中學派位制度是以小學校網而分區的(除直資 / 私立小學外),所以不少家長也視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為入讀理想中學的不二法門。 為此本文整合了全港官立、資助、直資、私立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的入學途徑、收生準則、計算方法、注意事項及「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最受歡迎校網等,讓家長們為子女踏出入小學成功的第一步。 答:整個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是分為兩個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是第一階段,當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公布結果時,不獲取錄的申請兒童將會參加第二階段「統一派位」。 如果你已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成成功獲派學位,而你有在2018 年 11月28至29日期間,前往學校辦理入學註冊手續,你便不會參加第二階段「統一派位」。 若你未能在指定日期內辦理註冊手續,則會被當作放棄該「自行分配學位」論,但你仍可將參加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俗稱大抽獎)。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統一派位」分配學位原則
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家長可向全港任何一間官津小學,遞交入學申請表,不設校網限制。 而當中的整個過程,都不涉及任何面試,只會按既定程序而收生,倘若報名人數超過學額時,便會以隨機方式決定收生次序。 而有關申請表格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學位分配組或區域教育服務處索取,但每年九月期間學童所屬的幼稚園 / 幼兒園會將會代為派發,而有關結果將於11月左右公佈,取錄學生需要在指定日期內,到小學辦理註冊手續,才能保留學位。 但學位一經註冊,申請者將不會再經統一派位分配其他學位。
一般而言需要提供個人資料及身份證明文件,供校方翻查紀錄,一經校方核實身份,便可獲10 分「畢業生」分數。 若申請學童的哥哥或姊姊正在該小學就讀,又或爸爸或媽媽正在該小學就職,便無須計分,因為該學童必獲小學所取錄。 答:子女入學當年的3月1日-4月10日,申請人向居住地積分受理窗口提出積分申請,提交相應材料;或進入“警察叔叔APP”進行線上申請。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香港四大小學津貼類型
若DSE考生其中一科核心之語文科目成績低於入學要求一個級別,但整體成績優異,仍有機會獲彈性考慮和獲邀請參加面試和相關語文入學筆試。 受新冠疫情影響,相信2023年的文憑試DSE考生在溫習和備試上更具挑戰性。 於是今年7間大學,包括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浸大、教大,都在聯招JUPAS推行彈性收生,不幸在DSE失手的同學仔,仍然有機會入讀大學本科課程。 Tutor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Circle 尋補 小編為你整合了各間大學2023年JUPAS大學收生的新安排,包括JUPAS計分方法、彈性收生要求等。 家長如果只在心儀學校的中學部畢業,而在另一小學讀書,這樣便無分。
官津小學的收生第一階段,就是「自行分配學位」,家長可向全港任何一間官津小學,遞交入學申請表,不設校網限制。 「私立/直資學校」可以自行收生,不需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如果家長一心打算為子女報讀「私立/直資學校」,就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並進行面試。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分數考量
但如果家長以為自己或小朋友,同學校嘅宗教一樣,就代表5分袋袋平安,咁係未必正確。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即是如果家庭有一子一女,子是年長,女是年幼;就算替女兒報女校,從個女的角度是大女,亦無5分,因為從家庭角度,她是年幼者。 計分準則共有八個,有些人說全取總分有25分,有些人卻說有35分,究竟是誰對誰錯呢? 最具名氣的女校首選中學部已轉直資的協恩中學附屬小學,而旁邊的農圃道官立小學、何文田常盛街的陳瑞祺(喇沙)小學及福祥街的馬頭涌官立小學,均深受家長歡迎。 該校網涵蓋地區廣闊,除了傳統地區何文田及土瓜灣一帶外,啟德發展區亦納入其中。 41校網:九龍城區的41校網包括九龍城、九龍塘、筆架山道、廣播道、美東等,而網內19間官津學校之中,包括一系列名校如喇沙小學、拔萃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等。
而結果將於本年度11月21日作出公佈,取錄者需要於11月23日或24日到有關小學辦理註冊手續,方能保留學位。 假如不獲取錄,申請者將會參加統一派位,結果也將會於明年6月7日至8日公布。 「自行分配」階段中,父母可以不限校網,在全港約450間官立或資助小學中, 選取一間心儀學校,並在指定日期前,親身到學校交表。 家長若遞交多於一間小學的申請表,便會被取消參與「自行分配學位」的資格,要留待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才會獲派學校。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分為2類,第一類被坊間稱為「必收生」,每間學校都會預留約30%的學位予此類學生,只要申請的兒童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其中一人在該校工作,則必定獲取錄。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世襲類
不過相對地,學校就不會是熱門的一線小學,但亦不乏校風良好的二線小學。 家長可以參考往年的收生人數,了解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及學額,選擇一些較多剩餘學額的小學。 由於學童的父、母、兄或姊是小學畢業生都可於甲部獲10分,想避免與這類學童競爭,家長可以選擇創校歷史較短的小學,減低因父、母是畢業生而得分的競爭機率。 首選是官立小學,由於小學由政府營運,均無宗教及辦學團體背景,因此所有申請學童都不會在乙類得分,學童優勢相對平均。 如果必收生限額多於30%時,校方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必獲取錄。 唐太太在39歲時意外懷孕,並選擇到香港生下兒子唐惠明。
教育局稱,將於明年1月中旬以書信通知未能獲得自行分配學位及只準備參加統一派位的申請者,在2月4或5日前往指定統一派位中心辦理選校手續,以進行統一派位。 若家長在2月5日後才為子女提出申請參加本年度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便需到教育局學位分配組辦理有關手續,教育局會於6月為申請兒童另行安排小一學位。 教育局表示,有43,755名兒童申請官立及資助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當中有21,724萬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其中「世襲生」類別的兒童共有11,790萬人,餘下9,934人則屬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類別。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
「統一派位」又被俗稱為「大抽獎」,是根據家長所填寫的「統一派位選校名單」選校次序,再按電腦給予每位申請學童的「隨機編號」決定分配學位的先後次序,來分配學位。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是指根據申請學童在「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得的分數,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 每年九月教育局會公布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這些學額是全部學位的 50%。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獲派位學生必須註冊 註冊後仍可叩門
若有申請學童在「計分辦法準則」下得分相同,而申請學童數目亦超過學校剩餘的自行分配學位的學額,學校應以隨機方式甄選同分的申請學童。 家長可透過統一派位學額,推算學校自行階段收生情況,若家長看到統一派位學額,學校剩餘學額多於一半,即自行分配學位時,學校仍未用盡自行學額。 同時,有部份學校更不是因為自行分配學位收不夠生,只是教育局有時會臨時就學位調動,臨時增加了學額而已。 而教育局亦會收生資料上註明,家長可以多留意各類資訊,以便隨時作出應變。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如果自己立定決心1、1、1,就揀心儀學校是在住址的校網內。 如果喜歡的學校不是校網內、是在區外,梁永樂建議家長也要立定決心,在自行分配學位報名該校後,即使在自行分配失敗,應該在統一派位甲部中照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