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鵰英雄傳》裏,當黃藥師以為女兒黃蓉遇害死了,便吹奏洞簫抒發傷感之情,簫在這個悲傷情節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實早在漢代以前,無論是橫吹或豎吹的單管竹製樂器都統稱為「笛」或「骨哨」,到了唐代出現了有膜孔的橫吹笛子,「膜孔」將笛與簫兩者正式區分。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名《夕陽簫鼓》(又名《夕陽簫歌》,亦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
兩臂自然向前,兩手持簫,手指自然彎曲,胸部和腰部要直,但不能挺胸鼓肚,頭部向前但不能前傾更不能後仰。 簫放在嘴上時與身體約成45度角,因為角度太小了容易低頭,太大了又容易揚頸,這樣不但姿勢不雅,也影響呼吸。 簫 兩腿站定,兩腳稍稍分開,身體重心落於兩腿之間。
簫: 簫演奏知識
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 哪是古寺、哪是人。 氣勢磅礴的雷雨, 揮舞在天地之間。 簫 雨絲洗滌着世間萬物, 滴滴瀝瀝,綿綿不盡。 此曲系後人據唐柳宗元《漁翁》中“欸乃一聲山水綠”詩句而作。
《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共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籥”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 由此可見從《箾韶》到《大夏》,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歷過多年的輝煌時代。 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它們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
簫: 簫 字源字形
樂器特色:屬於木管樂器族內的吹孔氣鳴樂器,音色圓潤、渾厚、柔和 ,但音量較小。 簫為傳統的中國民族樂器,其音色十分獨特, 有一種悠遠、蒼涼的感覺,因此極適於演奏較為哀婉的樂曲。 洞簫音色的優劣,亦取決於製作工藝。 現今的製作工人和演奏者,為了追求較大的音量,而將吹孔開成方形,也就失去了簫韻。 實際上要把洞簫製作好也不難,關鍵是要開好吹孔。 由於竹子的千差萬別,對吹孔的開法不能千篇一律,但仍以半圓形為好。
1958年,貴州玉屏簫笛廠的鄭輝蒸為查阜西先生製作了一支琴簫,各孔音高几乎都低一律(半個音)。 鄭輝蒸取刀將吹口削深少許,音就全都升高了半音,並解釋説:“削深,其受氣之量較大,氣量大則律深矣”。 此事當場使查阜西、沈西園、杜文元“均訝為絕技”。 洞簫演奏上與笛子發音上的最大差別就是,洞簫發音的初始,不能用舌尖抵於門齒上,因此沒有明顯的音頭。 為此,發音之初就得保證口風的準確方向和適當的力度,否則其音色就必然欠柔和。
簫: 簫定調
單用一支簫演奏時,配器上要注意音量對比適度。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 簫 “橫吹笛子豎吹簫”,即笛簫之間最基本的差別。
笛子橫吹有膜孔,簫豎吹且沒有膜孔,但有後音孔。 簫 簫亦稱“篴”、“箎”、“籥”等等。 有的音樂詞曲是這樣説明的:古代樂器,竹子製作,上有音孔象笛子。
簫: 簫字形書寫
通過後面指法表可以看出,中音區4、5和高音區4、5這四個音都有兩種指法。 在做指法練習時,兩種指法都要練,熟練以後,吹奏樂曲時怎麼方便,哪種指法順手,就用哪種指法。 練習五聲音階、七聲音階時,開始要放慢速度,然後逐漸加快。 不是一遍練習裏面由慢漸快,而是一種速度保持從頭到底,然後第二遍時再換另一種速度。 如第一遍每分鐘保持60拍(還可以再慢),第二遍每分鐘80拍,第三遍每分鐘120拍(還可以更快)等。
約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編成民族管絃樂曲。 解放後,又經多人整理改編,更臻完善,深為國內外聽眾珍愛。 第二可在天氣温度變化時,調整插口長度,使簫保持正確的標準音以便和其它樂器合作,這 是設計插口的主要作用。
簫: 簫
管身較長,沒有竹根頭,有簫蓋,多以紫竹製作。 琴簫出現後,有於吹口與按孔之間加上金屬套環,把簫管一分為二,便可以像單簧管、木笛那樣調整音準。 就洞簫製作時的校音來説,製作工人依賴音分儀,有人認為,根據音分儀可以將簫、笛校準得“一音分也不差”。 這一認識有點偏頗,此處無意從理論上作過細的分析。 製作工人雖然依據音分儀,可也常常出差錯。
在崑曲、越劇和粵劇等地方戲曲伴奏中,玉屏簫是重要的樂器之一,多用於表現幽靜、嫺雅等場面。 修整之前首先要判斷一下吹孔是否得當。 當然,若僅是個別音不準,那才應該矯正這個別音孔。 洞簫為次中音樂器,音區比曲笛低純四度,音域與笛子相似。
簫: 簫中劍亡身骨而祭前塵
這樣就需要通過調整插 口來校正音的高度,使之保持440的標準音高。 下插口也是幫助調整音準的,因上插口拔出的越多,筒音及一、二孔音比五、六孔音偏高, 簫 音程關係不準,需要將下插口相應拔出,調整音程關係。 如只有上插口沒有下插口,可調整 後出音孔(擴大),或用膠布將後出音孔貼上少許(根據需要貼)也可以幫助調準音程關係。 如要將上插口插上,也要相應插上下插口或將膠布揭下。
- 要選用冬至到春分期間採伐的竹子,竹質應堅實、分量較重,紫竹以竹花均勻,呈紫褐色的為佳,無蟲蛀、幹縮、劈裂、蜂腰和大腹等缺陷,管身圓滿、紋理細密順直。
- 簫的吹孔很小,並且依管壁厚度向內傾斜,這樣吹奏時氣流一大反而吹不響了。
- 對材質的要求低,適合於一般演奏和練習用。
- 玉屏簫的音色圓潤、柔美,古色古香,尤以“龍鳳簫”更為獨特。
- 依製作材料來分,有竹質(紫竹簫)、陶瓷(德化瓷簫)、玉(白玉簫)、金屬(鐵簫)、紙質(紙簫)等。
- 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 哪是古寺、哪是人。
但它沒有氣震音那樣舒展和內在,又因為它只能在本音的音高以下發音,音強的震動幅度較小,所以實際應用不多。 如琴簫,又稱「北簫」,是中國北方後來發展出的簫種。 由彭祉卿發展出來的琴簫體型比較細小,故音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