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影響了他的興趣,而會阻礙他的發展。 與此同時,沈詩鈞入讀大學一事也引發了香港知名大學校長之間不同的看法。 關於沈詩鈞的入學,香港多所知名大學之間,曾展開了一場暗地裏的爭奪戰。 沈詩鈞近況 香港科技大學於8月22日召開本科生入學委員會,多位高層就沈詩鈞的入學申請作關鍵性商討。 8月23日,浸會大學就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了沈詩鈞入學一事。 8月29日,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公開質疑沈詩鈞入讀大學一事。
阿源的全名為「梁文源」,他於2005年接受無線《星期日檔案》訪問後爆紅,金句至今仍在網上流傳,而他的去向亦備受網民關注。 4年前,年仅9岁的沈诗钧被浸大破格录取,一夜之间成为全港知名的“神童”。 当时,浸大为他量身定做了为期5年的全日制数学理学士和数学哲学硕士双学位课程。 通过4年的努力学习,沈诗钧成绩不错,甚至提前一年修满学业。 沈诗钧英国高考获得2A1B的优异成绩;至于挑战程度甚高的世界性考试Advanced Extention Awards 数学测试,亦获第二高级别MERIT。
沈詩鈞近況: 教育熱話
沈詩鈞父親沈振雄2011年接受訪問時解釋,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有不少從事數學研究人才,而且沈詩鈞看過兩名教授的研究文獻,認為與自己感興趣的函數分析內容相近。 沈振雄當時表示,與沈詩鈞赴美逗留3個月就會回港,讓兒子獨立生活。 數學卷中獲良(Merit),並以這些成績,向香港的幾所知名大學申請入學。 隨後,香港浸會大學宣佈錄取他為數學系學生,是繼何凱琳在同年8月8日以14歲進入香港中文大學後的香港最年輕大學生;由於他在9歲入大學,因此有「神童」的稱號。 2011年,他完成的數學理學士和數學哲學碩士雙學位課程,以二等高級榮譽畢業。 同年,他前往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以訪問學人身份做研究,並且攻讀博士學位。
2005年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沈诗钧,随父陪14岁读英国牛津的哥哥赴英国,在英国只用了1年就读完3门高考科目,之后再用6个月读完8门会考科目。 他已于今年1月应考高补(AS Level)数学和进阶数学,两科都是A级。 学校召开记者会时,沈诗钧不时在父亲讲话时做着古怪表情,仍显孩童一面。 2007年9月,9岁的沈诗钧被香港浸会大学录取,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学生,为公众所关注。
沈詩鈞近況: 時間:2017-01-14 03:15:40來源:大公網
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周迅宇15歲時入讀復旦大學,對於過早上大學他有着自己的體會。 周迅宇説,14歲的何凱琳入讀香港中文大學,要適應大學生活和學習問題不大,因為她畢竟只與班上的同學年齡相差三四歲。 但是,沈詩鈞要同比他大九歲多的同學一起上課,在溝通上可能會有困難。 對於這些擔心,唐創時博士説,數學系安排系內教授作為沈詩鈞的學術導師,專責發展他的數學潛能和作師友輔導。
此外,○八年以十三歲之齡應考中學會考的簡文鋒,以2A5B佳績升讀預科,繼而獲中文大學物理學系取錄。 沈詩鈞近況 簡父接受查詢時表示,文鋒已完成一年級課程,並於終期試考獲A及B的成績,現準備升讀二年級,並計劃完成大學學位課程後,赴美修讀氣象學碩士學位課程。 沈怡謀當年以17歲之齡,在牛津大學數學系獲一級榮譽畢業;並跳升攻讀博士學位,成為牛津最年輕的博士生。 2020年文憑試狀元黃摯毅曾是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學員,他中學時期已對生物、腦神經十分感興趣,學苑請來相關領域專家訓練他,協助他參加IBO等比賽。
沈詩鈞近況: 神童爸爸四大學習貼士
沈振雄分享,他與妻子下班回家後,必會陪伴兒子閱讀故事,書本類型是童話或名人傳記,其中兒子們最愛聽《三國演義》,從中可學習到做人處事態度及方法,並引起他們對自學的興趣。 簡父透露,文鋒上學期修讀了十八個學分,修讀科目包括通識、數學、物理、體育等,平均考獲A及B級佳績,成績穩定,又與同學合作籌辦天文學會及舉辦活動。 其生活哲學亦如數學,崇尚簡單,坦言在UCLA任教5年,從未去過市中心,手機亦只用不設觸控螢幕的舊式「摺機」,「生活簡單啲啦,用而家啲電話,一陣就響一下咁」。
2017年,沈詩鈞已完成博士學位,現於全球大學排名第10的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客席助理教授。 沈爸爸指自己至今收過300名學生,多數成績徘徊於班中的下游,經過半年艱苦訓練,不少學生的成績都「游返上班第10名至15名,如果堅持下去,學習水平可以超越同班同學最少三年」。 他說首要收生條件,是學生必須有基本專注力,小一至小三能堅持專注學習一小時,小四至小六則堅持到兩小時,中學生則要三小時,「無專注力學習時走來走去,又要飲水食東西,我就不收了」。 沈振雄續指,一樣重要的是要教導孩子知道滿足,和如何建立家庭文化。 「那要看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普通人,根本就不需要這樣培養。如果目標是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揾35000月薪,那你就一定需要這樣做,目前我的學生都非常成功。」沈振雄認真說。
沈詩鈞近況: 孩子教育全在父母
最大的不同還是在“神童”的培養模式上,內地不少高校的少年班實行的是一種集中的差別化教育,而香港則將“神童”視為與普通的學生一樣。 兩位香港“神童”能不能成為真正的明日之星,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香港這種培養“神童”的模式無疑給我們帶來思考。 香港浸會大學正式宣佈,錄取九歲的沈詩鈞同學為該校新生。 香港浸會大學温仁才大樓的一間辦公室裏,已聚集了滿屋子的媒體記者。 面對攝影記者的長槍短炮,小詩鈞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顯現出一派童真,毫不怯場。 ”當記者問到為何小小年紀就想讀大學時,小詩鈞流露出對數學的鐘愛。
- 2009年9月沈詩鈞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
- 「數學神童」沈詩鈞當年以9歲之齡獲浸會大學破格取錄,成為香港最年輕大學生。
- 大学亦鼓励他与其他大学生一样,积极参与校园各种学生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服务,以促进全面发展。
- 這個精通數學的神童說,年幼入學,有苦自己知;可幸他認識不少新朋友,待人處事愈見成長。
與其他新同學一樣,數學系安排系內教授作為沈同學的學術導師,專責發展他的數學潛能和做師友輔導。 在沈詩鈞上大學之前,有一次父親專門問他,“興趣是什麼? 沈詩鈞近況 沈詩鈞近況 正是因為沈詩鈞從小對數學感興趣,沈振雄才開始不斷教兒子數學,並且不斷增加沈詩鈞對數學的興趣。
沈詩鈞近況: 神童升大學|沈詩鈞9歲升浸大成歷來之最 成年已做大學助理教授
根據UCLA學校網頁,沈詩鈞的研究範圍為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並在本學年教授機率(Probability Theory)等課程。 沈詩鈞近況 沈詩鈞接受傳媒訪問時稱,很享受美國的生活,亦非常享受做數學研究及很喜歡教書,尤其是採用小班教學,指自己在UCLA只是教過30至40人的課堂,是很理想的人數。 詩鈞當年連番跳級提早入大學,長大的他直言並不後悔,若可再選一次,依然會一樣。
他對本刊說,不想再背負神童之名生活,不是因為壓力,而是不喜歡別人以為他只較其他人聰明。 「我不喜歡別人叫我神童,這是抹殺了我的努力。」他日花七小時做功課、看文獻,不玩facebook和MSN,四年來更沒有參加課外活動,能夠快人一步畢業絕非僥倖,他也付出了很多。 兩兄弟早於小學時已參加中大教育學院的資優計劃,並於本地和國際科學比賽中屢獲獎項。 二人於2015年代表香港在亞洲物理奧林匹克齊奪金牌,帶領港隊創出歷來最佳成績。 而他為兒子講授名人傳記,目的讓名人成為孩子的學習偶像,從名人的成功經歷知道要奮鬥,例如學習牛頓「永不放棄」的精神。 他 將 要 在 修 讀 大 學 的 同 時 , 周 末 上 中 文 補 習 班 , 提 升 中 文 程 度 。
沈詩鈞近況: 「神童兄弟」齊讀中大:黃日、黃旭
她當年在網誌自稱Physics Phoenix,故有「物理鳳凰」的外號。 這方面其實亦與他的教育理念有關,他認為父母鼓勵子女時,不應著重物質鼓勵或稱讚子女的能力,因為當子女達不成目標時會懷疑自己,相反讚賞子女的努力,讓他們從中感受到滿足感更重要。 沈詩鈞9歲讀大學,較尋常人求學之路短很多,遇到的挫折難關也不少。 沈振雄認為,想子女學業成功關鍵不在於先天聰明與否,最重要是後天培養出孩子堅韌的自信心去面對困難。 另一名神童何凱琳,智商達130以上,2007年時,以14歲之齡,於會考考取9A1B佳績,獲中文大學醫學院取錄,成為醫學院最年輕學生。 不過,2011年時,原本應升讀醫科四年級的何凱琳,發現真正志趣不在醫科,而是心理學,故選擇轉系,由一年級重新開始學習。
香港浸會大學署理校長陸大章、沈詩鈞及其父親沈振雄出席記者會。 陸大章表示,沈詩鈞成為最年輕的大學生,雖然他只有9歲,但學術成績優越,口試表現亦成熟,決定錄取他。 2007年(9歲):英國高級程度會考(GCE A-Level)考獲2A1B(純數科A、進階數學A、統計學B)。 英國Advanced Extension 沈詩鈞近況 Award數學試中考獲merit。
沈詩鈞近況: 港產「數學神童」沈詩鈞18歲博士畢業 任UCLA助理教授
沈詩鈞於首學期修讀四科,包括兩科一年級數學主修科《數學分析》和《統計方法和理論》,以及兩科通識科《基礎計算機》和《西班牙文》。 至於沈同學選修的科目,則會因應他上學期的學習進度作配合,決定選修那些適合他發展的學科。 沈同學於五年內,除數學主修科目之外,需要與其他學生一樣修讀語文、體育、計算機、宗教與哲學等科目。